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IEEE802.11n的OFDM-MIMO物理层仿真
【6h】

基于IEEE802.11n的OFDM-MIMO物理层仿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List of figures、List of tables、Acronyms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e IEEE 802.11n.

Chapter 2: MIMO techniques

Chapter 3: Simulation IEEE 802.11n PHY Layer

Chapter 4: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ments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WLAN在5GHz和2.4GHz 频段分别执行802.11a和802.11b 标准,与最初的54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相比,执行标准后,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8Mbps。在无线局域网应用方面,如HDTV (高清晰度电视)的视频流,需要的数据比特率比802.11g 所支持的还要高。随着无线局域网产业的逐渐成熟,对吞吐量和性能的更高需求,也将促使链路预算和空间分集的改进技术运用到802.11g产品中。
   因此,针对802.11n 标准,为了开发新的修正案,也就是为人所知的802.11n 标准,在2003年成立了一个高吞吐量任务组。这个特殊的组命名为802.11n 任务组(TGN)。成立802.11n 标准是为了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在802.11n 标准修订案的初步发展时期,人们期待可能潜在的更高的吞吐量(例如:更快的下载速度)和更大的覆盖范围(距离)。
   在802.11n 最近的草案(草案11.0)中,物理层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600Mbps。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可以得到这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称之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联合技术。为了得到比单天线系统大得多的吞吐量(单天线系统2倍或4倍的吞吐量),以及根据环境得到更大的信号接受范围,802.11n标准使用了空分复用(SDM)、发射波束形成、空时编码(STBC)和MIMO 技术。
   在针对802.11n 物理层近一年的研究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应用在802.11n中的新技术。在早期的802.11g 标准中,最主要的技术是OFDM 技术,OFDM的优点是易于实现,而且有效地使用频率资源,很好地解决了选择性衰落效应问题。在802.11n 草案中,最大的优势是将OFDM和MIMO 技术联合起来,得到了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并且增大了吞吐量。在发射端,OFDM-MIMO 系统同时通过多个天线传输独立的OFDM 调制数据。在接收端,经过OFDM 解调后,MIMO对每个子信道的数据进行解码,并且在所有的子信道上,通过相应的传输天线来提取数据。
   这些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针对吞吐量的技术有:星座映射(M_QAM)、码率、空间流和信道带宽。针对可实行性和性能方面的技术有:前向纠错(FEC),OFDM,空时分组码和波束形成。
   结合802.11n 物理层的理论,本文使用MATLAB 里的Simulink 做了一系列的仿真。通过仿真的结果可以得到接收信号的波形和信号空间位置,并且仿真了基于信道性能的数据传输速率,还仿真了在不同系统下,误比特率(BER)、误包率(PER)和吞吐量的差别。此外,针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对比,本文给出了关于WLAN 系统的一些结论。

著录项

  • 作者

    翁母勇;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全亮;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N925.93;
  • 关键词

    OFDM; MIMO; IEEE802.11n; WLAN; 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