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琼北传统民居形制研究——以侯氏大宅为例
【6h】

琼北传统民居形制研究——以侯氏大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侯氏大宅”的生成环境

2.1 侯氏大宅的自然环境

2.2 侯氏大宅的人文环境

3 侯氏大宅的形态分析

3.1 海南民居传统民居形式及演变概况

3.2 侯氏大宅的选址分析

3.4 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3.5 建筑的构造形态

3.6 侯氏大宅形态的总体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侯氏大宅形态特色的成因

4.1 地域性因素

4.2 中国传统哲学

4.3 民俗文化

4.4 家族产业的功能性需求

5 侯氏大宅与琼北传统大宅的比较研究

5.1 比较分析的原因及意义

5.2 比较方法的选择

5.3 选取琼北大宅的典型实例进行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点简述

展开▼

摘要

人类为了在自然界生存,从而为了适应其最为基础的需求和遮蔽风雨、抵御野兽侵害的要求,因此应运而生的建筑分支。自从其诞生以来便伴随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但琼北传统民居是一个具有时间维度属性的及其特别的民居分支谱系,便可以观察到它在整个时间轴上显现的极具时间上的张力。在过去的若干个世纪中,琼北传统民居在杂糅了中原传统汉族文化和南洋劳工所携带回的南洋文化的精髓,给大家呈现出了极富建筑魅力的美学篇章。
  琼北地区所在范围是整个海南岛上最早移民且开发的区域,且在海南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琼北地区的民居在整个海南民居历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琼北地区的民居在表征上展现出十分明晰的当地历史及本土文化的影响痕迹,整个平面布局表现出一种对外封闭隐秘而对内则开放共享的独特布局类型,通过加强轴线和左右对称不断的强调整个大院的空间序列。事实上,其平面布局的特点和木构以及建筑细部的特征均是这是出了当时建筑建造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材料所处的水准,尤其是表现出了由于海南为移民大省的一些独到的特征。比如自福建迁琼的中原移民带来的中院民居文化和南洋返回的劳工,他们所携带的不同文化在当地的交融和演化的这一宝贵过程。展现了西方外来文化和本土的闽岭、南文化兼容并蓄的结果,凸显出多元的文化价值。是事实上,这种文化多元冲突的区域生成的民居都是极具特色,类似:西班牙或是伊斯坦布尔莫不是如此。整个海南的民居系统是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文化分析和旅游开发价值的宝库,是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出去自然环境的另一张名片。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比较归纳、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和层次分析法。本论文对包道村侯氏大宅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侯氏大宅的自身特征和其所处特定类型的琼北大宅发展史的定位。针对其自身特征的部分,论文第二章阐述了侯氏大宅的生成背景,即包括了自然环境、人口构成、文化特征、中国传统哲学、民俗禁忌等在内的各种因素分别对侯氏大宅的的形成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针对其所处特定类型的琼北大宅发展史的定位,第三章过对琼北民居元素和典型平面的分析和形制排序确立了侯氏大宅的形制定位,分离出了琼北传统民居中琼北大宅这一特殊类型。再对侯氏大宅的平面形制、空间序列、单体构造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了解了侯氏大宅的三大特征。
  第四章则对侯氏大宅的特征的成因进行梳理和阐述。第五章是在以前的调研案例中寻找出琼北大宅这样一种类型的民居,将侯氏大宅放入其中进行对比研究。同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在整个对比体系中进行评分。另一方面,通过在时间轴上纵向观察分析侯家大院的发展过程,和横向比较其在同一时期的同类建筑中的等级,来确定侯家大院在整个琼北大宅发展史上的定位。丰富海南传统民居类型研究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