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调节蛋白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6h】

神经调节蛋白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一

讨论一

结果二

讨论二

参考文献

综 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Neuregulin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鞘内置管注射外源性neuregulin对正常大鼠痛行为的影响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只,体重180g-200g。实验组大鼠行枕骨大孔鞘内置管手术后给与外源性neuregul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置管后将大鼠放入单独的笼子中观察3天。枕骨大孔置管3天后,对照组大鼠给予20μl0.9%生理盐水,实验组大鼠给予ab55742(外源性的neuregulin,溶解于0.9%的生理盐水)20μl(1ng/ul)。两组大鼠均是每天注射两次,每次20μl。在给药前1天,给药后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14天、21天进行机械痛阈的测定。在大鼠给药前,给药后3天、7天、14天、21天以上各个时间点随机选出大鼠3只,取L3-L6脊髓组织,部分组织提取总蛋白western-blot分析neuregulin、GFAP的表达。部分组织提取总的RNA,用实时定量PCR测定IL-1β,TNF-α mRNA水平变化。并于第14d取3只老鼠L3-L6脊髓做冰冻切片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改变。
  2.阻断neuregulin/erbb信号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
  将75只雄性SD大鼠(180g-200g)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SNL组:仅制备SNL模型;SNL+DMSO组:SNL模型制备后第7天进行鞘内置管并给予5%DMSO溶剂20μl(每天2次,每次20μl)和SNL+抑制剂组:在SNL模型制备后的第7天进行鞘内置管并给与neuregulin/erbB信号通路抑制剂AG147820μl(1ug/μl),每天2次,每次20μl。观察三组大鼠置管造模前后以及给药后大鼠机械痛域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组大鼠在给药后第14天时间点neuregulin,GFAP在脊髓腰膨大的蛋白水平,实时定量PCR测量IL-1β,TNF-α在脊髓腰膨大mRNA水平。于给药后第14天取3只大鼠L3-L6脊髓做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变化。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给予外源性neuregulin第1天,大鼠的50%缩爪阈值有明显下降(p<0.05),且疼痛持久。给予外源性neuregulin(ab55742)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实验组大鼠脊髓腰膨大的GFAP,neuregulin蛋白含量比对照组高(p<0.05),实时定量PCR显示脊髓背角IL-1β,TNF-α mRNA表达也比对照组高(p<0.05)。免疫荧光揭示给药第14天实验组大鼠脊髓背角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增多。
  2.鞘内置管给药第3天开始,SNL+抑制剂组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机械刺激50%缩爪阈值分别与SNL组和SNL+DM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L组和SNL+DMSO组,两组间各个时点机械刺激50%缩爪阈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NL+抑制剂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而言,脊髓腰膨大的GFAP,neuregulin蛋白水平表达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测定脊髓背角TNF-α,IL-1βmRNA表达低于其他两组(p<0.05);免疫荧光显示第14天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
  结论:
  鞘内给予激动剂ab55742后导致大鼠50%缩爪阈值下降并导致脊髓水平星形胶质细胞激活,IL-1β,TNF-α mRNA表达上调。拮抗NRG/ERBB信号通路却可以部分逆转SNL模型的机械痛阈,抑制脊髓水平星形胶质细胞激活,IL-1β,TNF-α mRNA表达下调。提示neuregulin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来介导的炎性因子表达参与慢性疼痛发生发展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