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情变迁与农民关系网的嬗变——以东北地区的两地缘村落为例
【6h】

人情变迁与农民关系网的嬗变——以东北地区的两地缘村落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设计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2 样本村落的人情概况

2.1 样本村落介绍

2.2 人情往来的单位与方式

2.3 传统人情的形式与功能

2.4 人情形式的变迁

2.5 人情仪式及功能的异化

3 人情与农民关系网的结构变迁

3.1 农民关系网的内部连接趋向弱关联

3.2 农民关系网的内部关系比重发生变化

3.3 农民关系网的结构边界趋向模糊

4 人情与农民关系网的建构趋势

4.1 农民关系网的建构呈现泛化趋势

4.2 农民关系网的建构趋向个体理性

4.3 农民关系网的性质出现嬗变

5 总结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对东北地区两个地缘村落的人情现象的实证调查,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借鉴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中以礼物交换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的分析路径,旨在通过人情这一具体可见的事实来分析当地农民关系网的结构变化、建构趋势及性质变迁。
  首先,笔者通过人情的形式变迁与功能异化来分析农民关系网的具体结构变化。其一,农民关系网的内在连接程度趋向功能性弱关联。农民关系网量多质贫,人与人之间呈现出“不亲装亲”的假强关联;其二,姻缘、业缘、趣缘等建构性关系开始纳入农民的人情交往圈,且村干部等村庄精英群体关系网内业缘和趣缘的关系比重大幅上升;其三,农民关系网的结构边界突破村庄界限,由人情维系的地缘关系网络转向以己为中心向外发散的散射格局样态。
  其次,笔者通过农民人情往来的机制和交往策略来分析农民关系网的建构趋势。研究发现,当地村民通过拉长姻亲关系链条以及“处关系”和“拉关系”来与不同的群体建立人情交往以寻求薄弱血缘关系以外的社会资本支持,在缺乏公共规则制约的情况下,农民关系网的建构呈现出了泛化趋势;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在乡村社会的确立和理性原则在农村生活中的渗透,选择性的建构关系和计算性的交往策略又使农民关系网的建构呈现出明显的个体理性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发现,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当地农民关系网的性质出现了从同质性向异质性、从情感性向理性化、从公共性向私人性的嬗变倾向;同时理性算计而非阎云翔所指的道德义务更可能是笔者调查地区人情往来的主导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