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血清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6h】

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血清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实验对象

1.1 MG患者危象期

1.2 对照组

2. 判断标准

2.1 入选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分型标准

3. 疗效判断:

4. 研究方法

4.1主要试剂及药品

4.2 实验方法

4.3 统计处理

结果

一、患者的临床特点

二、MG患者血清中抗AChR-Ab、IL-17、1L-23、IL-6水平及其变化

讨论

一、MG危象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MG危象患者伴随相关血清学改变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与危象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并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期与缓解期血清中IL-17、IL-23、IL-6的水平,探讨其不同时期的浓度变化及与AChR-Ab水平的关系,了解IL-17、IL-23、IL-6在MG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监测MG病情变化提供指标及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4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危象前Osserman分型、危象发生可能诱因、危象导致住院时间、危象持续时间、胸腺手术等;收集该24例患者危象期与缓解期血清,同时收集10例眼肌型MG和1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通过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中抗AChR-Ab、IL-17、IL-23、IL-6的水平,并通过统计软件,了解不同组间浓度差别,及危象期与缓解期的浓度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24例危象患者中男性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3.71±16.04岁,54.17%出现在发病两年内,21例在此次危象前出现有球麻痹症状,因危象导致住院时间为12-90天,主要诱因为感染(58.33%)。
  2.危象组血清抗AChR-Ab阳性率为91.67%,眼肌型者抗AChR-Ab阳性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抗AChR-Ab阳性者危象组抗AChR-Ab浓度高于眼肌型(11.36±3.81nmol/L,3.04±1.9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抗AChR-Ab阳性MG患者危象期血清中抗AChR-Ab水平高于缓解期(11.36±3.81nmol/L,10.66±4.01nmol/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63,﹥0.05)。
  5.MG患者血清中IL-17、IL-23、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危象组血清中IL-17、IL-23、IL-6水平明显高于眼肌型,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
  6.危象期患者血清中IL-17、IL-23、IL-6浓度水平均高于缓解期,仅IL-17水平在危象期为465.56±45.28pg/ml,缓解期332.95±134.01pg/ml,两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7.抗AChR-Ab阳性的MG患者血清中IL-17、IL-23的浓度与抗AChR-Ab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7和0.46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8.MG危象患者血清中IL-23、IL-6与IL-17的浓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和0.67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1.MG危象多发生在发病两年以来,感染为其主要诱因,伴有球麻痹者危象发生风险高,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可取的较快疗效,用于危象期处理。
  2.IL-17在MG患者血清中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危象期与缓解期浓度存在差异,并与AChR-Ab相关,可能作为MG动态监测指标,评估病情变化。
  3.IL-17与IL-23、IL-6之间密切相关,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AChR-Ab可能有关,提示IL-17/IL-23途径在MG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