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体性因素与体制内职业获得、流动——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年数据的分析
【6h】

个体性因素与体制内职业获得、流动——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年数据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研究的出发点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本研究的思路

1.4 研究设计

2 教育因素与体制内单位职业获得、流动

2.1教育因素对体制内单位职业获得的影响

2.2教育因素对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职业获得的影响

2.3 教育因素对体制内单位职位向上流动的影响

3 政治身份与体制内单位职业获得、流动

3.1 政治身份对体制内单位职业获得的影响

3.2 政治身份对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职业获得的影响

3.3政治身份对体制内单位职位向上流动的影响

4 职业经历与体制内单位职业获得、流动

4.1 职业经历对体制内单位职业获得的影响

4.2 职业经历对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职业获得的影响

4.3职业经历对体制内单位职位向上流动的影响

5 不同个体性因素与体制内单位职业获得、流动

5.1 个体性因素与体制内职业获得

5.2 个体性因素与体制内职位向上流动

6 结论与讨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探究个体性因素对体制内职业获得和流动的影响

6.3 市场转型与职业获得:教育因素与政治身份的比较

6.4 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对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的比较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制度与经济的宏观变迁为背景,从职业获得角度,以体制内单位成员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资料,运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个体性因素与体制内职业获得、职位向上流动的关系,并比较这些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影响的变化,同时对个体性因素在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中的影响进行比较。
  首先,本研究分析教育因素对体制内职业获得和流动的影响。分析发现:在职业获得上,接受学历教育地点有显著影响,并随着时间变化呈增长趋势;教育在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间影响存在差异,党政机关相对国有企业有更高的学历要求。在职位向上流动上,学历程度和职业教育都具有显著影响。
  其次,分析政治身份对体制内职业获得和流动的影响。分析发现:在职业获得上,党员身份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在改革后高于改革前;党员身份在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间影响存在差异,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相比,党员身份在党政机关中影响更显著。在职位向上流动上,党员身份和党龄均表现出显著影响,这一影响在改革后得到延续并有所增强。
  再次,分析职业经历对体制内职业获得和流动的影响。分析发现:在职业获得上,职业经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正式工作经历变量与职业获得呈正相关,而体制外工作经历呈负相关;体制外工作经历的消极影响在改革后都得到体现;职业经历在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间影响存在差异,工龄在党政机关中的影响比国有企业显著。在职位向上流动上,正式工作经历和职位变动次数的影响显著,这一影响在改革后得到延续并有所增强。
  之后,分析所有个体性因素对体制内职业获得和流动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教育、政治身份、职业经历均具有显著影响。
  最后,在归纳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不同个体性因素的影响进行解释和探讨;对教育和政治因素进行比较,回应市场转型理论和制度主义观点;并通过对体制内不同类型单位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市场转型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