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苯菊酯对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的影响
【6h】

联苯菊酯对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BF)慢性暴露对C57BL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45只7周龄健康雄性C57BL小鼠,体重22-24g,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根据BF(溶于玉米油)干预浓度不同,分为5mg/kg组、10mg/kg组、20mg/kg组、40mg/kg组和溶剂对照组(等体积玉米油)。每天一次灌胃给药,连续干预12周。每日称量小鼠体重并观察一般情况。在最后一次药物干预后24小时,观察小鼠自主活动能力及行为学改变(爬杆试验及悬挂试验)。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DAT、VMAT2、α-synuclein及泛素的表达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法测定小鼠纹状体DA、DOPAC、HVA及5-HT含量;酶标仪比色法测定小鼠中脑氧化应激指标MDA含量及SOD、GSH酶活性变化;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外周器官肝脏、肾脏及脾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①高剂量组引起了小鼠体重明显下降,自主活动能力降低,但未见明显震颤流涎等,同时20、40mg/kg干预组小鼠悬挂时间明显缩短及爬杆时间明显延长(P<0.05)。②免疫荧光染色可见,随着干预浓度的增加,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对照组、10、20、40mg/kg四组差异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另可见黑质区DAT表达增多, VMAT2表达降低,α-synuclein表达活性增强且有聚集趋势,而泛素表达未见明显改变。③HPLC测定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物DOPAC、HV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10和40mg/kg两个干预组DOPAC/DA和HVA/DA却有增加趋势(P<0.05)。④相对于对照组,干预组(5、10、20、40mg/kg)中脑MOD含量明显增加及GSH活性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10、20、40mg/kg)SOD酶活性不同程度降低(P<0.05)。⑤HE染色可见随着暴露浓度增加,肝脏中央静脉管腔增大,管壁薄不规则,肝窦扩张,窦周围细胞排列紊乱,尤其高剂量组明显;脾脏中可见脾窦管腔不规则,窦周围红细胞增多;肾脏中可见肾小球及肾小管细胞核稍增多。
  结论:慢性BF暴露可引起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通路的改变,对多巴胺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提示BF暴露可能与PD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神经毒性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