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15例国内外同心圆硬化病例汇集分析
【6h】

215例国内外同心圆硬化病例汇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资料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言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Balo同心圆硬化(Balo’s concentricsclerosis,BCS)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灶特点、诊断及预后。
  方法:首先以“同心圆硬化”或“balo”包含于题目或摘要,或作为主题词,通过PUBMED、Medline、SCI、SSC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2013年11月份以前的文献。没有其他限制,也没有语言限制。并且人工查找引文列表中的参考文献。然后人工阅读筛选出有较详细临床特点描述明确诊断BCS的病例。对这些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灶特点、诊断及预后进行汇集分析。
  结果:最终筛出118篇文献(英文57篇,中文46篇,法文5篇,日文2篇,德文1篇),从中收集215例病人。其中国内病例127例(59.1%),国外病例88例(40.9%),男女比例为1:1.48。年龄分布范围4.8岁至63.0岁,总体平均年龄是35.5±10.9岁。国内与国外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4)。国外患者发病平均年龄是33.0±12.1岁,高峰在20-30岁年龄组,而国内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7.7±9.8岁,高峰在30-40岁年龄组。BCS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见,中国病例以亚急性起病多见而国外病例以急性起病多见。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肢体活动障碍,其次是精神症状、颅神经受累症状等。最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肢体活动障碍,其次是颅神经受累症状、认知障碍、失语等。MRI是诊断BCS的有效方法,活检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病灶特点:多发病灶多见于男性,单发病灶多见于女性;额叶是最多见的受累部位,其次是顶叶;国外额叶受累及额顶叶同时受累的病例均明显高于国内病例(P<0.001,P=0.048)。激素治疗有可靠疗效,激素冲击治疗疗效更佳。预后分析:死亡病例仅有1/3,良好预后病例中约1/3完全恢复,2/3有后遗症。
  结论:本研究获取BCS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灶特点、诊断及预后情况,大多既往未见报道,或是与既往报道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