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实际利率水平区制状态特征研究
【6h】

中国实际利率水平区制状态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文章思路及本文结构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2 利率理论

2.1 利率的内涵

2.2 经典利率决定理论

2.3 泰勒规则

3 中国利率体系特征及政策回顾

3.1 中国利率体系特征

3.2 中国利率政策回顾

3.3 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其改革进程

4 实际利率平稳性及区制性实证分析

4.1 模型与估计方法

4.2 数据及平稳性检验

4.3 模型选择与估计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本文结论

5.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利率作为借贷成本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变量。在利率受政府管制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实际利率水平的动态变化一直是资本市场参与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因其受到经济系统中外生因素的影响,实际利率不仅发挥传统经济理论中经济杠杆的作用,而且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实际利率与物价、就业及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其平稳性假设也是许多核心金融理论以及货币政策的前提条件。因此,研究中国实际利率的平稳性、区制性等动态时序特征,对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状况,并据此制定相关货币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实际利率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和实证探索。对再贴现利率、国债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款利率等重要利率品种在利率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及利率水平的相对大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利率体系的结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政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通过对2001年至2014年期间的月度实际利率数据建立机制转换的自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实际利率的平稳性、区制性特征。包含二区制马尔科夫机制转换的一阶自回归状态空间模型较合理地拟合了我国实际利率的时序特征,并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发现,在考虑区制转换后实际利率水平大体平稳且存在均值回复趋势,各阶段利率的区制状态可以与经济运行状况合理联系起来。实证的结果检验了现阶段货币政策的合理性,同时进一步论证了实际利率与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