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的机制研究
【6h】

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2.1理论模型和初始量表形成的设计方法

2.2现场调查法

2.3量表条目筛选方法

2.4因子分析

2.5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

2.6描述性统计分析

2.7机制形成的设计方法

2.8质量控制方法

2.9技术路线图

3 感知透明、价值、态度和行为倾向量表的形成

3.1各量表测量条目的设计

3.2量表条目的筛选

3.3正式问卷形成

3.4问卷信度效度评价

4 实证分析结果

4.1描述性分析

4.2因素分析

4.3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5 讨论与建议

5.1讨论

5.2建议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成果与结论

6.2研究创新与价值

6.3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机制研究综述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件2 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作用机制研究调查问卷

附件3 卫生院和医生用药质量和费用排名表模版

附件4 抗生素、注射剂合理使用宣传材料

展开▼

摘要

目的:编制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作用机制各关键环节的测量量表,探究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的作用机制。
  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以感知透明、感知价值、态度和行为倾向为基础的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运行机制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形成感知透明、感知价值、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初始量表;使用初始量表,对5家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条目进行修改和调整,形成二级量表;使用二级量表,对Q市2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609名患者进行用药质量信息公开模拟实验和现场调查,测量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对用药信息的感知透明、感知价值、态度和行为倾向水平,运用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等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修改和删减,使用克朗巴赫系数、结构效度、收敛效度等方法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形成最终量表;使用实测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模型是否科学以及研究假设是否成立,探究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的作用机制。
  结果:1.通过克朗巴赫系数法删除行为倾向量表中不符合条件的条目“使用信息选择卫生院”,最终形成包含9个条目的感知透明量表、6个条目的感知价值量表、3个条目的态度量表和4个条目的行为倾向量表,共计22个条目。各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各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每个量表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均在60%左右,每个条目在其所属量表上的因子载荷均在0.4以上,四个量表的提取公因子情况均与设定的理论模型相一致,表明各量表的结构效度可以接受;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量表的组合信度值都在0.6以上,平均方差抽取值都大于0.5,表明四个量表的收敛效度均可以接受。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问卷的实际测量结果与预想结果是一致的。
  2.量表的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感知透明、价值、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得分水平偏低。态度量表的得分率为57.53%,得分均值为8.63分,行为倾向量表的得分率为58.65%,得分为11.73分;感知价值量表的得分率为61.6%,得分为18.48分,感知透明量表的得分相对最高,得分率为62.18%,得分为27.98分。
  3.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水平被调查者的感知透明得分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为本科及以上、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患者的感知透明得分高于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患者的感知透明得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且文化水平越高,差异越大。不同年收入水平患者的感知透明、感知价值得分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其他组别相比,高年收入患者人群(9万元以上)和低年收入患者人群(1万元以下)对用药信息的感知透明、感知价值水平相对较高。
  4.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用药质量信息的感知透明对患者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78,p<0.05),患者对用药信息透明的态度对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β=0.349,p<0.001),感知透明对行为意愿没有直接作用(β=-0.128,p>0.05),患者对用药公开信息的态度在感知透明和行为意向间起中介作用,感知透明通过态度对行为意愿产生作用;患者对用药信息的感知透明能够显著正向的促进患者的感知价值(β=0.942,p<0.001),患者对用药信息透明的感知价值能够显著正向的影响患者使用信息的意向(β=0.619,p<0.001),患者对用药公开信息的感知价值在感知透明和行为意向间起中介作用。
  结论:1.本研究开发的感知透明、感知价值、态度和行为意向量表信度效度可以接受,能够可靠和有效的反映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价值、态度和行为意向水平;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的作用机制为:患者对用药信息的感知透明对其态度、以及态度对行为倾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患者感知透明对其感知价值、以及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透明对行为意向没有直接作用,感知透明通过态度、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以感知透明、感知价值、态度和行为倾向为基础的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感知用药信息透明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在实证中基本得到验证。
  2.在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过程中也应重视增加医生和医院的用药质量、费用等结果信息的披露;采取多种措施增加用药质量信息透明,强化患者对用药信息的感知透明,进而改善其态度和感知价值,最终促进患者使用信息合理决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