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1978-201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1978-201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分析

2.1 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

2.2 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趋势

3.1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变化趋势

3.2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趋势

3.3 1978年以来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的初步考察

3.4 本章小结

4 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计及数据说明

4.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导致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农民增收缓慢,“三农”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开始重视农业发展,明确提出构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体制,经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然而,相较于城镇居民而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然明显落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同时,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差距和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财政支农作为政府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能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理论界对此做了很多研究,但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1978-2012年的相关农业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终得出:长远来看,财政支农资金虽然有助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但其拉动作用比较微弱,支农资金每增加1%,农民收入大约可以提高0.58%;短期来看,滞后1期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会产生向下的拉动效应,影响系数为-0.073,说明财政支农支出不仅无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这五点建议,有助于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