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推进利率走廊机制的风险因素分析——基于利率市场化视角
【6h】

我国推进利率走廊机制的风险因素分析——基于利率市场化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引言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2 我国利率走廊机制的产生背景与模式探索

2 .1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2 .2我国利率走廊机制的概念及萌芽条件

2.3 我国利率走廊机制初探与运行机制

2.4国外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发展现状

3利率理论回顾与走廊机制风险分析

3.1 关于利率决定与利率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3 .2相关计量模型介绍

3 .3 利率走廊设计的风险因素分析

4基准利率波动性风险分析

4 .1实证思路

4 .2 样本选取及处理

4 .3 利率波动性建模

4 .4实证结论

5外部冲击的影响分析

5 .1实证思路

5.2样本数据选择

5 .3 VAR建模

5 .4 VAR结果分析

5 .5实证结论

6 建立和完善利率走廊机制的政策建议

6 .1全文总结

6 .2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表(部分)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中,金融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浪潮,金融领域也发生者深刻的变化。我国的金融改革从最初的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职能的分离,再到银行同业市场、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建立,多品种的利率期限结构产品的推出,乃至加入WTO以后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人民币加入SDR等,这些是都是金融改革历程中取得巨大成就。而这其中,利率作为货币当局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的重要手段,在货币政策传导和调控经济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率走廊机制是在选择基准利率和确定走廊上下限的基础上使基准利率在通道内运行的一种货币政策调控方法。20世纪90年代,许多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了利率走廊的货币调控政策,通过一系列手段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这些改革政策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概况,引出利率走廊机制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话题。通过从基准利率波动性、外部市场冲击以及走廊宽度的设定等角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笔者发现,我国利率市场化快速发展,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存在非对称GARCH效应,对负面信息造成的利率风险溢价有过度反映。同时,VAR脉冲响应发现,短期资金市场的债券和外汇对利率造成的冲击作用强于长期资本市场,通过VAR方差分解发现Shibor利率的方差除来自自身波动以外,来自外汇市场的波动也较其他市场明显。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在推进利率走廊机制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基准利率的培育与监测,研究利率波动以及外部市场冲击对通道宽度的破坏性风险,做好通道机制在特别时期的调节预警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