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
【6h】

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研究MRI上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面积比例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5月共39例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MRI资料;影像学资料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阅片获得。将每位患者的信息统计在设计好的Excel表格中。 结果:1、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大多数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2、两位观察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0.982。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MRI共同表现为:腹水(100%),肝肿大(61.54%),胆囊壁水肿(92.31%),门脉区水肿(97.44%),胸腔积液(58.97%),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100%),肝右静脉狭窄(61.54%),肝右静脉显影不清(38.46%),下腔静脉狭窄(97.44%)。在上述表现中,门脉期的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是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独特表现,大多数表现为沿肝静脉分布的“爪形”不均一强化。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在SWI及T2*WI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SWI及T2*WI序列上低信号的分布与增强MRI门脉期上的不均一低信号病变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3、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反映肝脏损伤的ALT(P=0.02),AST(P=0.003),肝脏合成功能的ALB(P=0.039),PT(P=0.012),INR(P=0.013)及肝纤维化的无创指标(APRI)(P=0.011)水平与不均一低信号病变面积比例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在MRI上具有独特表现,且MRI门脉期上肝脏不均一低信号面积比例与肝功能之间具有相关性,低信号面积比例越大,肝功能越差,因此MRI可以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和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