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市江夏区房地产企业欠税管理及追缴探究
【6h】

武汉市江夏区房地产企业欠税管理及追缴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欠税产生的原因

1.2.2 欠税应对措施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3 税收便利原则

2.1.4 税收经济原则

2.2 瓦格纳的税收四项九端原则

2.2.1 财政政策原则

2.2.2 国民经济原则

2.2.3 社会正义原则

2.2.4 税务行政原则

2.3 中国的分税制改革

2.3.1 改革的历史背景

2.3.2 改革的内容

2.3.3 积极影响

2.3.4 消极影响及行业发展的关系

2.4 房地产相关概念界定

2.5 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

2.5.1 前期准备阶段

2.5.2 建设施工阶段

2.5.3 商品房的销售或预售

3 房地产企业欠税的危害及影响

3.1 对国家的危害

3.1.1 政治层面

3.1.2 社会层面

3.1.3 民生层面

3.2 对企业的影响

3.2.1 影响企业声誉

3.2.2 影响企业收入

3.2.3 人身自由受限

3.2.4 资产处分受限

3.2.5 构成刑事犯罪

3.3 税务工作者的风险

4 房地产企业欠税产生的原因

4.1 房地产企业自身因素

4.1.1 企业高管的错误观念

4.1.2 企业财务成本的考量

4.1.3 房企经营方式的特殊性

4.1.4 抓住了税务机关的软肋

4.2 政策因素

4.2.1 受政府宏观政策影响

4.2.2 受行政职能部门的政策影响

4.2.3 受地方政府特有的政策影响

4.3 税务机关日常征管因素

4.3.1 税源专业化改革不够彻底

4.3.2 税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整体提高

5 欠税追缴的难处

5.1 缺乏成功案例借鉴

5.2 分工不合理

5.3 法律和实施细则不完备

5.3.1 细则不细

5.3.2 专人不专

5.3.3 制度漏洞

5.4 单位间资源整合不力

5.4.1 行政机构

5.4.2 金融机构

6 应对房企欠税产生及追缴的措施

6.1 加强欠税基础管理

6.1.1 开展欠税核对工作

6.1.2 加强对欠税企业的分析

6.1.3 建立严密的欠税监控制度

6.2 加强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6.2.1 加强全员业务知识的培训

6.2.2 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

6.3 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6.3.1 做好第三方数据数据信息采集

6.3.2 推进欠税信息共享

6.3.3 推进欠税信息应用

6.3.4 实施欠税“黑名单”制度

6.4 引用“互联网+税务”思维

6.4.1 案例基本情况

6.4.2 欠税追缴方法

6.4.3 欠税追缴方法提炼

6.5 营造诚信纳税的社会氛围

6.5.1 做好向纳税人的宣传工作

6.5.2 发挥传统宣传媒介的作用

6.5.3 借用新生媒体做好宣传

6.6 借鉴“引水养鱼”观念

6.7 强制扣缴形成震慑

6.7.1 案例基本情况

6.7.2 压欠措施

6.7.3 案例启示

结 束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地方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企业作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房地产销售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欠税金额基数仍然较大,除了有以前年度遗留下来的历史欠税,也有每年不断新增的欠税。自从2016年5月起,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地税部门少了以发票控制欠税这一重要防控欠税的举措后,如何加强房地产欠税管理,有效清理历史欠税、遏制新增欠税,维护税收工作的法制性,降低税务工作人员的执法风险,成为地税部门的工作难题。 作者在武汉市江夏区地税局工作六年多,一直从事对房地产企业的一线日常征管工作。行文思路上,通过查询国内外及系统内部资料,结合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和日常工作中亲身追缴欠税的工作经历,分析房地产企业欠税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多个角度对欠税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对欠税追缴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成功追缴欠税案例,对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亚当·斯密、瓦格纳的税收原则为基础,尝试着将法制和公共管理的观念和思维引入到欠税追缴的工作中。并从我国分税制制度层面,试探性分析了其导致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源。本人希望通过学习、思考和探究欠税工作的管理,对日常的税收征管工作有所帮助。以便和同行们进行方法的分享和探讨,共同为国依法聚财,维护社会良好有序的公共秩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