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一九五四年宪法规范结构和特征——基于民主法制教育的视角
【6h】

论一九五四年宪法规范结构和特征——基于民主法制教育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序 言

1 研究现状

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1章 从民主法制教育角度分析五四宪法规范问题的必要性

1.1 宪法规范和宪法教育概念

1.2 从民主法制教育角度切入五四宪法规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第2章 五四宪法规范的结构

2.1 五四宪法规范的文本结构

2.2 五四宪法规范的基本结构

2.3 五四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第3章 五四宪法规范的特征分析

3.1 五四宪法规范的一般特点

3.2 五四宪法规范的时代特点

3.3 五四宪法规范的分类

第4章 五四宪法规范缺失原因的宪政分析

4.1 五四宪法的制定环境

4.2 五四宪法的制定目的和基本原则

4.3 五四宪法的宪政思想

第5章 五四宪法规范性缺失与其宪法作用消失的内在关联

5.1 五四宪法文本构成规范的缺失与其宪法作用消失的内在关联

5.2 五四宪法应有规范的缺失与其宪法作用消失的内在关联

5.3 五四宪法已有规范的逻辑要素的缺失与其宪法作用消失的内在关联

第6章 探讨五四宪法规范对我国民主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

6.1 正确认识五四宪法规范的历史地位的意义

6.2 科学认识五四宪法作用消失原因的意义

6.3 确立符合时代需要的宪法观的意义

结 语

参考文献

鸣 谢

附录:研究生阶段主要科研和学习成果

展开▼

摘要

五四宪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宪法,在我国的制宪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它确立了我国宪政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基础。对五四宪法规范的结构和特征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五四宪法规范性缺失与其宪法作用消失的内在关联,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规范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依据。
   本文首先分析学界对五四宪法研究的现状,指出规范性分析缺失是当前人们对五四宪法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接着从“奥斯丁”、“凯尔森”、“哈特”及“麦考密克”等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出发,分析并介绍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方法;第二,从宪法规范、民主法制教育等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从民主法制教育角度研究五四宪法规范问题的必要性;第三,分析五四宪法规范的文本构成、基本构成及逻辑结构等方面构成状况,梳理五四宪法规范特点及基本内容;第四,论证五四宪法规范缺失的宪政原因;第五,分析五四宪法文本应有规范、已有规范的逻辑要素及语言规范的缺失与其宪法作用消失的内在关联,论证五四宪法规范的不足是其规范作用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最后,分析探讨五四宪法规范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