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模型驱动的共享缓存管理机制研究
【6h】

模型驱动的共享缓存管理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局部性量化及模型驱动的优化策略

1.2.2 多优化目标的混合内存管理机制

1.2.3 缓存划分与公平性

1.2.4 高阶局部性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多层共享互斥缓存性能模型

2.1 引言

2.2 受害者足迹理论

2.2.1 分区LRU栈

2.2.2 VFP及受害者填充时间

2.2.3 受害者缓存缺失率

2.2.4 正确性与唯一性

2.3 共享缓存建模

2.3.1 受害者缓存性能模型

2.3.2 多层共享缓存性能模型

2.3.3 多路共享缓存性能模型

2.3.4 VFP理论正确性

2.4 实验评估

2.4.1 验证方法

2.4.2 VFP预测精确度

2.4.3 VFP理论与启发式算法的对比

2.4.4 共生调度问题

2.4.5 VFP预测误差分析

2.4.6 Intel CAT缓存性能预测分析

2.4.7 实验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支持多目标优化的缓存管理机制

3.1 引言

3.2 FCache缓存设计

3.2.1 平行结构与层次结构

3.2.2 部分缓存结构

3.3 FCache性能模型与优化

3.3.1 私有FCache性能模型

3.3.2 共享FCache性能模型

3.3.3 自动调优机制

3.3.4 DRAM空间优化

3.4 实验评估

3.4.1 实验方法

3.4.2 DRAM空间需求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公平缓存划分机制

4.1 引言

4.2 弹性缓存划分机制RECU

4.3 实验评估

4.3.1 总体性能分析

4.3.2 程序组性能优化

4.3.3 个体程序性能优化

4.3.4 RECU的开销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