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制度研究
【6h】

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 选题的提出

2. 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路线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目的的实施路线

(五)论文拟定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 研究重点

2. 研究难点

3. 研究创新点

二 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概述

(一)商业秘密概述

1. 商业秘密的含义

2. 商业秘密的特征

(二)当前商业秘密保护现状

1. 缺乏独立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2. 商业秘密侵犯主体定位不准确

3. 商业秘密救济程序不完善

4. 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

(三)竞业限制概述

1. 竞业限制的定义与分类

2. 竞业限制协议的作用

3. 竞业限制协议的表现形式

三 我国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缺陷分析

1. 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的概况及其不足

2. 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不合理

3. 刑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作用有限

(二)竞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不足

1. 竞业限制协议与保密协议的区别

2. 竞业限制协议中存在的问题

3. 保密协议中存在的问题

(三)商业秘密保护的司法救济问题

1. 缺乏有效的临时措施

2. 损害赔偿的使用标准存在问题

四 竞业限制协议效力考量的因素

(一)竞业限制协议效力认定的标准

1. 合法性标准

2. 合理性标准

(二)协议主体对竞业限制效力的影响

1. 竞业限制协议主体范围的争议

2. 被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协议效力

3. 其他相关联人员对协议效力的影响

(三)补偿金对竞业限制效力的影响

1. 补偿金的性质和概念

2. 未约定经济补偿金对协议效力影响

3. 约定经济补偿金对协议效力影响

五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竞业限制协议的建议

(一)统一竞业限制立法

(二)明确竞业限制协议合理性认定标准

1. 合理界定商业秘密

2. 明确适用主体

3. 完善区域限制范围

4. 规定灵活的期限限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