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蔴疹的临床观察
【6h】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蔴疹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认识

1.1 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

1.2 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2.慢性荨麻疹的西医认识

2.1 病因

2.2 病机

2.3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及中止退出标准

1.3.一般资料

2.方法

2.1 症状和体征评价指标

2.2 疗效评估

2.3 每周发病次数

2.4 复发情况评估

2.5 安全性评价

2.6 治疗方法

2.7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 复发率比较

3.4 安全评估

3.5 剔除病例原因分析

4.讨论

4.1 方药及疗效分析

4.2 问题及解决方案

4.3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依巴斯汀片这一常规的治疗方案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观察润燥止痒胶囊在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并评估其安全性。
   方法:
   全部患者均来自2012年7月到2013年3月期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皮肤科门诊。试验设计收集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0例。实际完成70例。试验组33例,剔除或失访7例;对照组37例,剔除或失访3例。试验组33例,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8-78岁,病程18-252周;对照组37例,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18-84岁,病程12周-340周。
   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依巴斯汀片10mg/次,1次/天;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次,1次/隔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天。
   参考欧洲MILOR的研究,采用4级评分法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采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评估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每个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按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评估,治愈SSRI>90%;显效SSRI在60%~89%之间;有效SSRI在30%~59%之间;无效SSRI<29%。
   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1周、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的发病次数。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总例数小于40时或有理论频数小于1时,选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取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治愈+显效)分别为69.70%和43.24%,试验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x2=4.947,p=0.026);治疗8周,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75.68%,试验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x2=4.393,p=0.036)。
   治疗4周,试验组每周发作次数为4.36±1.25,对照组为5.05±1.18,试验组每周发病次数比对照组少(t=-2.383,p=0.020);治疗8周,试验组每周发作次数为2.12±1.65,对照组为3.43±2.23,试验组每周发病次数比对照组少(t=-2.315,p=0.024)。
   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治愈患者,试验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例分别为11.76%和60%,试验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25)。
   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对照组有2例出现嗜睡,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03%和5.41%,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x2=0.00,p=1.00)。
   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依巴斯汀片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每周发病次数,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