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八导地黄合剂医疗制剂的研究及治疗慢性尿路感染阴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6h】

八导地黄合剂医疗制剂的研究及治疗慢性尿路感染阴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立题目的与该品种的市场供应情况

1 立题目的

2 该产品市场供应情况

第二章 八导地黄合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1 剂型的选择

2 提取工艺的研究

3 成型工艺的研究

4八导地黄合剂中试放大试验结果

第三章 八导地黄合剂质量研究的试验

第四章 八导地黄合剂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1 八导地黄合剂质量标准草案

2 八导地黄合剂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第五章 八导地黄合剂稳定性试验

1 样品来源及包装

2考察项目

3 实验内容和方法

4试验结果

5结论

第六章 八导地黄合剂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结论

第七章 八导地黄合剂临床研究方案

1 标准

2 研究方案

第八章 八导地黄合剂临床研究总结

1 一般资料

2结果

第九章 讨论

1 处方组成

2处方来源

3理论依据

4使用背景情况

结语

1提取工艺研究

2制剂工艺研究

3质量标准研究

4存在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尿路感染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中医对尿路感染病因病机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课题针对临床发病率、复发率较高的慢性尿路感染,选取湖北省中医院经验方——八导地黄合剂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005年《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0号)要求,对八导地黄合剂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制剂的稳定性试验及急性毒性试验进行研究,并提供八导地黄合剂处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临床疗效的研究材料,为开发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医疗机构制剂提供研究资料。
  1、制备工艺的研究
  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复方中各药物的理化性质为考察指标,L9(34)实验法,通过制剂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反复性工艺试验,进一步科学验证了制剂工艺的可行性。
  2、质量标准的研究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的可控性,对八导地黄合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山茱萸、地黄、黄柏分别进行了薄层鉴别;地黄、黄柏阴性对照干扰明显。建立了制剂中山茱萸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作为控制本品内在质量的指标。根据测定多批样品结果,制定了本品。
  3、制剂稳定性的研究
  八导地黄合剂经采用玻璃瓶密封包装,于室温自然贮存12个月和37~40℃、RH75%条件下连续放置6个月,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品质量标准规定,表明本品质量稳定。
  4、急性毒性研究
  八导地黄合剂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最高浓度(2.05g生药·ml-1)、最大容积(40ml·kg-1)1日灌胃给药2次(相当于临床剂量103倍),连续观察14天,未见动物出现毒性反应,因此本品小鼠灌胃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64g·kg-1[1]。
  5、临床研究总结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51.7%,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八导地黄合剂治疗慢性尿路感染有较好疗效,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各症状积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对照组仅尿路刺激征症状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其余症状未见改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在腰膝酸软症状改善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其他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总结:试验组治疗后效果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八导地黄合剂在治疗后对于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比对照组效果好。在尿白细胞数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尿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内尿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相比较,均有改善,可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效果相当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中段尿细菌培养转阴率比较,治疗组为76.9%,对照组为69.2%,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减少尿白细胞数和尿细菌数转阴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均为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疗程结束后六周复查尿细菌数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第6周,试验组复发14例,对照组复发28例,两组数据统计结果比较,经卡方检验,X2=4.5933,P=0.032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复发例数优于对照组。表示,八导地黄合剂在控制慢性尿路感染复发率方面比对照组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