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频电穴位刺激影响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浆5-HT、DA浓度的临床研究
【6h】

低频电穴位刺激影响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浆5-HT、DA浓度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失眠的诊断标准

1.2.2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研究指标

2.2.1 PSQI问卷

2.2.2 血浆5-HT、DA的浓度

2.3 疗效评定

2.4 统计学方法

2.5 实验设计方案

3 治疗结果统计与分析

3.1 脱落情况

3.2 研究结果

3.3 不良反应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量表及诊断标准

附录2 文献综述 中医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概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失眠,古代文献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是指在较长时间段内的睡眠无法满足正常需要为主症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脑卒中病人就很容易并发失眠。一般认为,大约占20%~40%的脑卒中患者会并发失眠[1,2]。另外也有报道认为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生率比这高很多,Palomaki等[3]观察发现高达68%的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即伴有失眠,这一数据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失眠可使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延长,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因为失眠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语言、认知、自理能力等神经及运动功能。因此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亟待解决。现代研究发现睡眠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共同参与完成的,脑卒中后脑内的神经递质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失眠。目前对于脑卒中后失眠与神经递质的研究较少,本课题就从这一点出发,研究采用低频电穴位刺激影响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血浆5-HT、DA的浓度,从而研究出治疗失眠的一条新途径。
  目的:
  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法,以低频电穴位刺激组和药物治疗组与不进行任何治疗的对照组为参考,旨在探讨低频电穴位刺激影响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浆5-HT、DA浓度的临床机制,为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开辟一条新道路。
  方法:
  本课题90例病例均来源于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病人,收集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并按确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组30例、药物治疗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
  ①穴位治疗组(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组):选用日本产HL-3型温热式低频脉冲治疗仪,额定电压220V(50-60Hz),最大输出电流19.5mA。治疗时患者平卧在治疗床上,将一个正极电极(面积9.0cm×7.0cm)紧贴于患者大椎穴、两个负极电极(面积8.0cm×6.0cm)紧贴在患者双侧肾俞穴,选用梯形波,频率在3-14Hz之间输出,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时间20min,1次/d,15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②药物治疗组:给予患者艾司唑仑片口服,每次1mg,1次/晚,连续治疗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③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为消除患者怀疑,仅给予安慰剂,方法同药物治疗组。2个疗程结束后,三组资料统一进行分析。统计治疗前、治疗后患者PSQI指数及血浆5-HT、DA浓度,并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
  ①3组患者经治疗后PSQI指数均有所降低(P<0.05),说明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与药物治疗组对比,穴位治疗组效果更明显(P<0.05),药物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P<0.05),说明药物治疗组比空白对照组效果好。
  ②治疗后,3组患者治疗后5-HT、DA浓度均有所变化,穴位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0.05),说明穴位治疗组比药物治疗组效果更明显;药物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提示药物治疗组较空白对照组效果好。
  ③三组患者经两个疗程治疗后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组间两两比较,穴位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穴位治疗比药物治疗、安慰治疗效果更好。
  结论:
  低频电穴位刺激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浆5-HT、DA的浓度有良性影响,对失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