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创肌间隙入路普通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6h】

微创肌间隙入路普通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3.临床观察指标及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一般资料

2.临床结果

三、讨论

1.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术手术要点

2.术后应用中药汤剂的药理作用

3.经肌间隙入路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

四、结论

本课题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胸腰椎骨折疗法概述

附录二

附表一

附表二

附录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经肌间隙入路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传统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指标,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可行性及优势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临床诊断无神经功能损伤或有轻微神经症状且符合课题各项标准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采用经肌间隙入路的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采用传统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9例,术后均采用中药口服、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手术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将两组病例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经肌间隙入路组及传统开放组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开放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随访的VAS及ODI评分等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症状或有轻微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经肌间隙入路普通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无神经症状或神经症状轻微的胸腰椎骨折治疗的优先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