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伴行血管保留的临床研究
【6h】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伴行血管保留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正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2、纳入与排除标准

2.1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手术方法

3.1 术前准备

3.2靶向穿刺的选择

3.3手术步骤

3.4 术后处理

4、临床观察指标

4.1术前

4.2术中

4.3术后

5、统计学方法

6、结果

7、讨论

7、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中医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7、2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进展

7、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及前景

7、4关于腰段神经根伴行血管的解剖学基础

7、5保留神经根伴行血管的优势

7、6关于经皮椎间孔镜的并发症及预防

7、7微创手术向精细化发展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进展研究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伴行血管保留与患者术后不适感及麻木感改善程度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收治的1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局麻+监护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术中保存视频显示,有71例患者术中完整保留神经根伴行血管,62例患者未保留。观察患者术后不适感及患肢麻木感,统计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当天、术后三天、术后1月、术后三月、术后一年的腰腿痛缓解情况;腰椎JOA功能评分(29分法)评估术前与术后当天、术后三天、术后1月、术后三月、术后一年的症状缓解情况;ODI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功能评分对术前与术后1月、术后三月、术后一年腰椎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1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更改术式,术中均无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术后患者腰腿疼痛缓解,无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电话联系和E—mail随访,133例患者术后三个月内全部获得随访,其中110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术后一年保留组失访16例,失访率22.5%,未保留组失访7例,失访率11.3%,均随访3~22个月,平均14.5个月。保留神经根伴行血管组手术时间55~110min,平均71.5min;未保留神经根伴行血管组手术时间为54~82min,平均为62.1min,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组与未保留组手术前后直腿抬高试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保留组患者术后各阶段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与术前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保留组患者术后各阶段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与术前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均满足正态分布,进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术后VAS、JOA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DI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靶向精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近期疗效可靠等优点;术中完整保留了神经根伴行血管的患者,术后出现腰腿部不适感及患肢麻木感较未保留的患者轻,近期疗效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