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益肾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6h】

健脾益肾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住院肺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调查与分析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健脾益肾方治疗晚期NSCLC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1病例资料

2诊断标准

3入组标准

4排除标准

5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6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7疗效评定标准

8统计学方法

9治疗结果

10讨论

11 研究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附录2《2010 年中国肺癌临床指南》肺癌诊断标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通过对388例住院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观察健脾益肾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提供依据。
  方法:1.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肺癌患者共388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并有完整病历资料,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及贫血治疗情况。
  2.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就诊的晚期NSCLC合并轻、中度贫血的血虚型患者7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红蛋白值(Hemoglobin,Hb)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取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多糖铁复合物胶囊300 mg,每日1次口服;叶酸片10 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 B12片25μ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益肾方,每日一剂,水煎至300ml,分两次温服,疗程6周。6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值、卡氏评分(Karnofsky,KPS)、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1.①388例住院肺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为48.97%,贫血半数以上为轻度贫血142例(占74.14%),中度贫血42例(占22.11%),贫血细胞学分类以正常细胞性贫血(占47.37%)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37.89%)多见。②男、女贫血发生率分别为53.96%、36.36%;≤65岁年龄段贫血发生率46.02%,>65岁年龄段贫血发生率53.09%。小细胞肺癌贫血发生率50.00%,NSCLC贫血发生率48.85%;NSCLC中腺癌和鳞癌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2.57%、59.10%。单一治疗组患者贫血发生率42.50%,综合治疗组患者贫血发生率53.51%;中医干预组患者贫血发生率45.74%, 非中医干预组患者贫血发生率57.55%。③从190例肺癌相关性贫血患者的治疗组成情况看,贫血治疗率为45.79%,采取输血治疗14例(7.37%),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5例(2.63%),补充铁剂等24例(12.63%),中药治疗44例(23.16%)。④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病理类型、所采取治疗方法与贫血发生相关,年龄与贫血发生无关。
  2.①血红蛋白值: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值为99.67±14.66g/L,与治疗前91.33±10.49 g/L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善贫血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PS评分:治疗组KPS评分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医症状:治疗组中医症状显著改善率为74.29%,高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肺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较高,抗肿瘤治疗会增加贫血的发生,男性、老年、鳞癌患者更易出现贫血。肺癌相关性贫血治疗率偏低,中医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2.健脾益肾方能有效提高晚期NSCLC合并轻、中度贫血血虚型患者的血红蛋白值,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