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方森林土壤弹尾虫对N沉降的响应
【6h】

北方森林土壤弹尾虫对N沉降的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人工模拟N沉降研究进展

1.1.1 N沉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2 N沉降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1.2 弹尾虫研究概述

1.2.1 弹尾虫外部形态特征研究进展

1.2.2 弹尾虫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2.3 本研究的科学意义

1.3 北方森林土壤弹尾虫对N沉降的响应

1.3.1 北方森林概述

1.3.2 弹尾虫对N沉降响应的研究进展

第2章 研究地区概况

2.1 研究地区地址位置

2.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工具

3.1.2 试验药品

3.2 试验方法

3.2.1 采样方法

3.2.2 分离鉴定

3.3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第4章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群落组成特征

4.1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种类变化特征

4.1.1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组成分析

4.1.2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相对丰度变化

4.1.3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总数变化趋势

4.2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

4.2.1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群落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

4.2.2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群落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

4.2.3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群落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

4.2.4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群落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

4.3 小结

第5章 N沉降背景下土壤弹尾虫动态特征

5.1 不同施N浓度背景下土壤弹尾虫动态特征

5.2 不同土层深度背景下土壤弹尾虫动态特征

5.3 不同季节背景下土壤弹尾虫动态特征

5.4 不同施N浓度背景下土壤弹尾虫多样性指数动态特征

5.4.1 不同施N浓度背景下土壤弹尾虫香农多样性指数动态特征

5.4.2 不同施N浓度背景下土壤弹尾虫均匀度指数动态特征

5.4.3 不同施N浓度背景下土壤弹尾虫丰富度指数动态特征

5.5.4 不同施N浓度背景下土壤弹尾虫优势度指数变化动态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3年春季至秋季通过人工模拟N沉降,在大兴安岭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土壤弹尾虫多样性动态研究。采用类群数,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浓度N沉降背景下北方森林土壤弹尾虫的群落特征差异,结果如下:在不同N浓度处理下,土壤弹尾虫群落各项多样性指数较对照样地(CK)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看出,单因素N浓度增加会对土壤弹尾虫的群落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本研究共鉴定出7个科,其中优势类群中等节跳科(Isotomidae)在对照组样地数量最多,低N浓度处理样地数量下降,后随着施N浓度的增高数量逐渐上升。常见类群疣跳科(Neanuridae)随着施N浓度的增高数量逐渐上升。
  在不同施N浓度水平分布上,对照组(CK)土壤弹尾虫数量最多,其次是中N浓度处理(TM),在高N浓度处理(TH)下,春秋两季土壤弹尾虫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秋季基本为零。低N浓度处理(TL)土壤弹尾虫数量略高于高N浓度处理(TH)。说明施N的水平可能直接影响土壤弹尾虫多样性是否稳定。
  在不同施N浓度,垂直分布情况来看土壤弹尾虫有聚表现象,多集中于Ⅰ层(凋落物)和Ⅱ层(0-5cm)。说明弹尾虫集中于接近地表生活,并且从数据分析来看随着施N浓度的升高,Ⅰ层和Ⅱ层土壤弹尾虫数量上升。
  夏季土壤弹尾虫数量最多,其次是春季,秋季弹尾虫数量大量减少。造成这种分布特点可能与温度和降水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