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01~1945年间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6h】

1901~1945年间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初等教育的初创(1901-1911)

一、初等教育初创的社会基础

二、初等教育状况

三、初创时期初等教育特点

第三章 初等教育的发展(1912-1931)

一、初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初等教育状况

三、发展时期初等教育的特点

第四章 初等教育的艰难发展(1931-1945)

一、初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初等教育状况

三、初等教育的特点

第五章 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一、发展初等教育必须维护教育主权

二、发展初等教育可以充分借鉴殖民者先进教育经验

三、发展初等教育需融合多元文化

四、发展初等教育必须打破地理环境制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著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黑龙江地区曾经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一直被清王朝的“恩养”政策保护,实行封禁,不允许汉人迁入开荒垦地;又因其处于中国最北端偏远之地,与关内互通往来受到地理位置限制,综其二者因素,黑龙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对关内落后许多,并且对于关内汉族文化教育了解甚少。直至清廷将受罚文人流放至此,才让黑龙江地区的百姓接触到关内儒家文化,从而有了儒家文化与教育的“星星之火”。虽然“流人”文化带动了黑龙江地区传统教育的发展,但此时黑龙江传统教育相比较于关内也是落后的。直到清末新政之际,新式教育的兴起才使得黑龙江教育开始进入近现代教育的新阶段,而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萌芽就是黑龙江地区新式教育的总序幕。时至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经历了稳健迅猛的发展,一度达到顶峰。然而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地区被日本、伪满统治,接受长达14年的殖民奴化教育,在被殖民被侵略的状况下艰难发展。短短45年间随着黑龙江地区经历的政权的三次变更,初等教育的发展也是跌宕起伏的。
  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作为全文第一章。主要是对1901-1945年间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本题的选题缘由及其学术意义、写作目进行了说明,同时提出本文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为三章。正文从第二章开始:第二章主要从1901-1911年间清末新政时期的黑龙江初等教育情况入手,对史料进行参考和对比分析,客观地研究黑龙江的初等教育初创的社会基础、初等教育状况及其存在的特点等问题;第三章主要是叙述1912年至1931年间,黑龙江初等教育在初创基础之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对此期间的初等教育发展环境以及初等教育制度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探析该历史时期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特点。第四章通过对黑龙江沦陷时期,日伪奴化教育的研究,分析此时期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缓慢的特点。第五章是通过对1901-1945年间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发展过程的梳理,分析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多元化、殖民性等特点,进而对黑龙江初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反思。
  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结论部分,是基于对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历史、特点的梳理与分析后做出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