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骚》祭歌研究
【6h】

《诗》《骚》祭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一、主要内容

二、选题依据及学术价值

三、研究方案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观点

(三)重点

(四)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原始宗教祭祀与《诗》《骚》祭歌之形成

一、楚夏同源、《诗》《骚》同根的背景

二、同宗异流之状

(一)宗教、礼俗、南北风习差异

(二)楚地独有的巫风巫俗

三、《诗》《骚》祭歌的诞生

第三章 《诗》《骚》祭祀文化内涵与祭歌表征

一、两者祭祀文化内涵

(一)畏、敬、祈之原始祭祀心理与后期分歧

(二)神话源流

(三)两者祭祀对象

二、两者祭祀方式与功用在祭歌中的表现

(一)祭祀活动的仪式内容

(二)祭祀活动的神灵形象与祭祀功用

第四章 《诗》《骚》祭歌的艺术表现

一、“歌乐舞”一体的基本形式

(一)“歌乐舞”综合性艺术

(二)祭歌中乐舞的差别

二、《骚》祭歌独特的戏剧性

(一)歌舞剧的形式

(二)演员的形象与表演

(三)戏剧化的初胎

三、《诗》《骚》祭歌的言语用词与写作手法

(一)《三颂》语词的整齐简洁与写实艺术

(二)《九歌》语词的错落繁复与以景衬情艺术

四、《诗》《骚》祭歌的情感传达

(一)《三颂》的大宗上上意识及其传达

(二)《九歌》的悲情意识及其传达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诗经》与《楚辞》是我国文学长河的两大源头,分别代表了中原文化与沅湘文化的艺术成就。两者源远流长,博大深厚,囊括并展现了当时最真实的生活图景与原始风貌。祭祀是原始宗教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先民通过祭祀仪式表达了其美好而虔诚的祝祷和心愿。文学与宗教相通,《诗》《骚》的祭歌主要表现在《三颂》与《九歌》部分,他们是原始宗教的天籁之音,以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古老动人的瞬间一一定格,载入书册,成为了永恒的艺术瑰宝。
  本文在前人先哲的研究基础上,围绕诗歌文本,以《诗》《骚》祭歌的研究为切入点,分别从原始宗教文化与两者祭歌的形成、《诗》《骚》祭祀的文化内涵与其祭歌表征以及两者祭歌的艺术表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并结合了自己的观点,给出一些看法。首先以原始宗教祭祀为文化背景,展现了楚夏同源、《诗》《骚》同根、同宗异流的特点,并最终形成了两地祭歌的内容。展现了两者祭祀文化的内涵,并论述了其祭祀方式与功用在祭歌中的表现。以“歌乐舞”一体的基本形式、《骚》祭歌独特的戏剧性以及两者在语言用词与情感传达几部分为核心进行阐释分析,展现了《诗》《骚》祭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文章的写作目的在于更深入地增加对中原与荆楚祭歌的认识与了解,并为此进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