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I/AIN纳米复合薄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6h】

PI/AIN纳米复合薄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性能测试

(1)体积电阻率测试

(2)交流击穿场强测试

(3)介电谱测试

(4)等温衰减电流测试

(5)耐电晕测试

(6)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试

2.3 结构表征

(1)扫描电镜(SEM)测试

(2)小角SAXS散射射线分析

第3章 PI/AIN纳米复合薄膜制备

3.1 聚酰亚胺合成原理

3.1.1 聚酰胺酸合成

3.1.2 聚酰胺酸亚胺化

3.2 氮化铝结构与性能特征

3.3 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薄膜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I/AIN纳米复合薄膜结构

4.1 PI/AIN纳米复合薄膜断面形貌

4.2 PI/AIN复合薄膜散射体粒径分布

4.3 PI/AIN复合薄膜散射体系分形特性

4.4 PI/AIN复合薄膜散射体系密度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PI/AIN纳米复合薄膜电性能

5.1 PI/AIN纳米复合薄膜介电性能

5.1.1 PI/AIN纳米复合薄膜介电松弛

5.1.2 PI/AIN纳米复合薄膜体积电阻率

5.1.3 PI/AIN纳米复合薄膜交流击穿场强性能

5.2 PI/AIN复合薄膜等温衰减电流与陷阱能级分布

5.2.1 PI/AIN复合薄膜等温衰减电流

5.2.2 PI/AIN复合薄膜陷阱能级分布

5.2.3 PI/AIN复合薄膜陷阱能级密度分布与SAXS关联性

5.2.4 PI/AIN复合薄膜陷阱能级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5.3 PI/AIN纳米复合薄膜耐电晕特性与机理

5.3.1 PI/AIN纳米复合薄膜耐电晕老化能力

5.3.2 PI/AIN纳米复合薄膜电晕老化机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聚酰亚胺(PI)以其优良性能在核电、航天和微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电子电工与电机技术快速发展,对PI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纳米杂化可有效提高PI某些性能,因此对本领域研究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意义。
   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不同组分聚酰亚胺/氮化铝(PI/AlN)纳米复合薄膜,并进行介电谱特性、介电强度、绝缘性、耐电晕老化等电性能测试分析和SEM、小角SAXS射线分析、等温衰减电流、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等结构测试与分析;探索PI/AlN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机理。
   采用SEM、小角散射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组分的薄膜微观结构特性。结果表明,纳米AlN颗粒很好的镶嵌在PI基体中;PI/AlN复合薄膜散射曲线不遵循Porod定理,呈现对Porod定理的正偏离,有机相与无机相间过渡区存在电子密度起伏区域;纳米AlN组分高于5%,分形结构由质量分形转变为质量和表面双分形。
   介电性能测试表明,介电常数随组分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无机AlN含量为0.5%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达到最低值;随着频率的增加,不同组分的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减小;随组分的增加,复合薄膜介电损耗在低频基本呈增大趋势;在组分为0.1%时,PI/AlN复合薄膜电阻率为1.51×1016Ohm.m,比纯PI电阻率提高一个数量级,在组分5%范围内,复合薄膜的绝缘性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随着纳米无机物含量的增加,PI/AlN复合薄膜交流击穿场强先增加后减小,但均高于130KV/mm;随AlN的增加,PI/AlN纳米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时间显著增加,掺杂量为20%时,PI/AlN耐电晕时间为57.57h,是掺杂前的13.76倍;通过等温衰减电流,老化表面和紫外吸收度研究PI/AlN纳米复合薄膜耐电晕老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lN掺杂纳米复合薄膜在较好保持纯聚酰亚胺基本介电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耐电晕老化能力,并一定程度的降低了介电常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