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技术思想发展史视域下技术的控制与解放
【6h】

马克思技术思想发展史视域下技术的控制与解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历史视域下马克思技术控制与解放思想的理论基础

2.1 技术的本质即人的本质——马克思技术思想的起源

2.1.1 技术的本质即人的本质

2.1.2 技术异化观的提出

2.2 技术的社会性——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

2.2.1 技术的双重属性

2.2.2 技术与社会互动思想的提出

2.2.3 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思想的提出

2.3 技术的立场及其制度背景批判——马克思技术思想的成熟

2.3.1 技术的非中立性与立场的转化

2.3.2 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思想的深化

2.3.3 技术与社会互动思想的深化

2.3.4 技术异化的根源

2.3.5 社会技术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马克思技术思想视域下技术控制的历史进程

3.1 原始社会:技术的原生属性阶段

3.1.1 技术的本原

3.1.2 远古时期技术的自然崇拜性质

3.2 传统社会:技术对社会的控制

3.2.1 武器:生产技术的异化

3.2.2 国家:社会技术的异化

3.2.3 不同的命运:教廷监视下的科学与技术

3.2.4 “控制自然”的思想根源

3.3 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对人化自然的控制

3.3.1 控制自然:人义论与消费主义的世界

3.3.2 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

3.3.3 科学的解放与异化

3.3.4 机器生产与异化劳动

3.4 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马克思技术思想视域下技术的控制根源与解放

4.1 技术控制的背后

4.1.1 主体的分化与对立

4.1.2 控制人是技术控制的根本意旨

4.2 整体技术视域下技术的控制走向

4.2.1 自然技术的控制走向

4.2.2 社会技术的控制走向

4.2.3 在资本主义制度情境下控制会不断强化

4.3 技术的解放

4.3.1 从技术控制到解放是历史之必然

4.3.2 技术自身的高度发展是其解放的必然途径

4.3.3 技术的解放依赖于人的解放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人类社会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阶段之后,科学与技术开始了狂飙之旅。技术在发展中尽情地展现其正面价值的同时,也成为引发社会问题、危害人身安全、破坏人居环境与人化自然的毒瘤。强烈而明显的双重性使得它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马克思对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情景下的应用后果有着透彻而独到的观点与见解。研究、梳理并正确阐释马克思的技术思想,以其为理论依据与指导,辩证认识技术,对我国当今与今后的技术研究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主要研究马克思的技术本质观以及技术的控制功能。
   首先,笔者会深刻阐述马克思的技术思想,特别是马克思的技术本质观。指出技术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体现,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技术的本质是由社会决定的,技术是具有价值负载的非中立力量。
   继而,以此为价值观与方法论指导研究技术在当代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中,在统治阶级的作用下所起到的控制作用,指出技术的“三大控制”。“三大控制”分别是技术在传统社会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形成对自然的控制,并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对人类社会、人化自然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全面控制。藉此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
   最后,笔者阐述技术解放的可能性与条件。指出技术的价值负载是在与社会的互动整合中所形成的,它不仅体现了技术价值,更体现了技术主体的利益与社会价值取向。因而技术是可以被转化的,技术的转化为其解放提供了可能。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由联合的劳动者会使技术经历革命式的改良与抉择,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的弊端大多会被革除,技术会得到解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