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摇蚊幼虫在水厂的孳生规律及臭氧-活性炭对其的去除
【6h】

摇蚊幼虫在水厂的孳生规律及臭氧-活性炭对其的去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国外研究动态

1.2.2国内研究动态

1.3主要研究内容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摇蚊幼虫的培养及生活习性概述

2.1摇蚊生物学特征

2.1.1摇蚊幼虫的生活习性

2.1.2摇蚊幼虫的形态特征

2.1.3摇蚊的生殖

2.2影响人工饲养摇蚊幼虫的环境因素

2.2.1摇蚊幼虫的人工饲养技术

2.2.2影响摇蚊繁殖的因素

2.2.3实验室培养条件

2.3本章小结

第3章水厂摇蚊孳生规律研究

3.1城市供水系统中产生摇蚊原因

3.2摇蚊在反应池中的孳生

3.3摇蚊在沉淀池的孳生

3.4摇蚊幼虫在滤池的穿透与迁移

3.5摇蚊在清水池的孳生

3.6影响摇蚊在沉淀池孳生的因素

3.6.1余氯对摇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3.6.2温度

3.6.3其它影响因素

3.7小结

第4章臭氧的静态灭活实验

4.1臭氧技术

4.1.1臭氧的基本性能特点

4.1.2臭氧技术的特点

4.2臭氧的静态灭活实验

4.2.1实验分析方法

4.2.2实验方案

4.2.3实验结果与讨论

4.3几种化学氧化剂对摇蚊幼虫灭活效果的比较

4.3.1液氯

4.3.2二氧化氯

4.4影响臭氧灭活的主要因素

4.4.1水质条件对臭氧灭活效果的影响

4.4.2反应器水深对臭氧灭活效果的影响

4.5本章小结

第5章臭氧-活性炭对摇蚊幼虫的去除

5.1活性炭截留实验

5.1.1活性炭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5.1.2活性炭的截流实验

5.2臭氧-活性炭联合作用

5.2.1实验设计

5.2.2臭氧动态灭活实验结果与讨论

5.2.3臭氧-活性炭联合作用

5.2.4臭氧-活性炭工艺对致突变活性的控制能力

5.2.5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前质的控制作用

5.3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源水中,摇蚊幼虫的大量出现,已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已经证明,摇蚊在供水系统全流程均能孳生,其中在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和供水管网都有爆发的报道,其孳生原因与水质、水处理工艺、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紧密相关。其危害主要在于它不仅影响人的感官效果,更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中间传播者,给人们的用水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国内外对摇蚊幼虫的研究主要限于生物范畴以及常规处理范畴,而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和方法对其难以有效地去除,生物去除亦有其优缺点,结合水的深度处理角度解决该问题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清楚摇蚊幼虫的实验室培养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掌握摇蚊在水厂的孳生规律,了解影响摇蚊幼虫在水厂孳生的主要因素,以便从水的深度处理角度解决摇蚊幼虫影响饮用水水质的问题,以氧化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的臭氧作为杀虫剂展开研究,结合活性炭工艺,以期待臭氧-活性炭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出厂水的安全性保障问题。 实验中,根据摇蚊幼虫的生理和生活特性,通过实验室小试了解余氯和温度等因素对沉淀池摇蚊幼虫的影响,并对低龄摇蚊幼虫在滤池的穿透作了研究,考察了多种化学药剂如液氯、二氧化氯、臭氧对摇蚊幼虫的灭活能力,确定臭氧是一种有效的灭虫剂,具有投量小、适应性强等多种优点;同时对低龄摇蚊幼虫活性炭穿透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低龄摇蚊幼虫具有极强的游动性,它可以穿透滤池,使常规水处理工艺不能对其实现有效截除。摇蚊幼虫的体壁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需要有强氧化能力的化学药剂或氧化方法、并且有足够的作用时间,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灭活。臭氧-活性炭联合作用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作为有效的杀虫剂。 利用臭氧-活性炭技术针对水厂出现的问题进行中试实验,最终确定在现实生产中臭氧投加量为1.0mg/L,EBCT为6min的情况下,可以完全去除摇蚊幼虫。 同时对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水样进行了副产物分析,Ames实验最终证明臭氧-活性炭工艺使得致突变物质得到较大程度的去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