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分析
【6h】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分析

AN APPROACH TO CHINESE SURPLUS RURAL LABOR TRANSFER POLICIES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

1.2.3 国内相关政策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分析

2.1 行政严格控制转移时期(1949——1978)

2.1.1 自由转移阶段(1949——1957)

2.1.2 逆向转移阶段(1958——1963)

2.1.3 停滞转移阶段(1964——1978)

2.2 市场引导自发转移时期(1979——1997)

2.2.1 重新启动阶段(1979——1982)

2.2.2 高速转移阶段(1983——1988)

2.2.3 曲折转移阶段(1989——1991)

2.2.4 超常转移阶段(1992——1997)

2.3 市场导向有序转移时期(1997——现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用、动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用分析

3.1.1 正效用分析

3.1.2 负效用分析

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1 内在动因分析

3.2.2 外部动因分析

3.2.3 关键动因分析

3.3 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推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劳动力素质分析

3.3.2 劳动力需求分析

3.3.3 制度体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借鉴与建议

4.1 世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借鉴

4.1.1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4.1.2 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4.1.3 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4.2 完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体系的建议

4.2.1 树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思想

4.2.2 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政策系统

4.2.3 建立城乡一体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政策系统

4.3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致 谢

展开▼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变进程中所伴随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质量、社会安定、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借鉴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思路,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制定系统、科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体系,以缓解我国当前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是本论文的出发点。
  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分析为主线,首先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历程作以细致的纵向分析,指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效果受经济体制的变革、产业战略的选择以及对农民重视程度的影响;其次,文章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问题为研究重点,针对政策问题的动因、效用及政策推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矛盾分析,指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包括内在动因、外部动因和关键动因;其效用也有正反二方面;而劳动力素质低下、劳动力需求不足及制度体制障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推进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问题具有较强的政策关联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最后,本文在综合世界各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成功经验和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树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思想;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政策系统;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政策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