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6h】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THE PUSH-OVER ANALYSIS OF FRAME-SUPPORTED SHORT-LEG SHEAR WALL STRUCTURE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概述

1.2.1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特点

1.2.2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综述

2.1 引言

2.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本质

2.3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思路和特点

2.3.1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思路

2.3.2静力弹塑性分析的特点

2.4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4.1国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4.2国内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5静力弹塑性分析在SAP2000中的实现

2.5.1 塑性铰

2.5.2 剪力墙的非线性模拟

2.5.3 水平侧向力分布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算例模型分析

3.1 算例模型设计

3.2 框架单元塑性铰添加

3.3 剪力墙模拟

3.4 荷载指定和分析工况

3.5 分析结果的处理

3.5.1 结构周期

3.5.2 性能点

3.5.3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

3.5.4 出铰顺序及状态

3.5.5 剪力墙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框支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性能规律分析

4.1 外筒刚度对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4.1.1 等效侧向刚度比规律

4.1.2 结构周期规律

4.1.3 性能点规律

4.1.4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规律

4.1.5 出铰顺序及状态

4.1.6 剪力墙受力性能规律

4.2 核心筒刚度对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4.2.1 等效侧向刚度比规律

4.2.2 结构周期规律

4.2.3 性能点规律

4.2.4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规律

4.2.5 出铰顺序及状态

4.2.6 剪力墙受力性能规律

4.3 框支柱刚度对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4.3.1 等效侧向刚度比规律

4.3.2 结构周期规律

4.3.3 性能点规律

4.3.4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规律

4.3.5 出铰顺序及状态

4.3.6 剪力墙受力性能规律

4.4 转换层刚度对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4.4.1 等效侧向刚度比规律

4.4.2 结构周期规律

4.4.3 性能点规律

4.4.4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规律

4.4.5 出铰顺序及状态

4.4.6 剪力墙受力性能规律

4.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谢

展开▼

摘要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自问世以来,以其诸多优点获得了人们的不断肯定和推广。由于这种结构形式出现较晚,且受力特征明显不同于框支剪力墙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对其理论研究尚不完善。
  近年来,针对此种结构体系,国内的学者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和研究,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分析和研究都是针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进行的弹性计算分析。我们知道,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部分结构构件将率先步入非线性工作状态,结构整体刚度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此阶段下分析完全不同于弹性阶段的分析。因此,对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研究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借助有限元通用软件SAP2000中Push-over法对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在不同水平侧向力加载模式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对结构的周期、塑性铰出现顺序及状态、层间位移角、性能点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能力谱法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判断结构是否存在薄弱层。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包括外筒刚度,核心筒刚度,框支柱刚度,转换层刚度,对算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性能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