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构整体可靠度方法及RC框架非线性整体抗震可靠度分析
【6h】

结构整体可靠度方法及RC框架非线性整体抗震可靠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结构整体可靠度方法的研究现状

1.3结构抗震可靠度理论的研究现状

1.4结构抗震鲁棒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5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的基本变量模型与广义FORM方法

2.1引言

2.2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的基本变量模型与近似求解方法

2.3基于广义Nataf变换的扩展一次可靠度方法(EFORM)

2.4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模糊一次可靠度方法(FFORM)

2.5基于广义FORM的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

2.6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的状态变量模型与改进HOMM方法

3.1引言

3.2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的状态变量模型与高阶矩求解策略

3.3结构整体状态变量统计矩估计的数值模拟法

3.4结构整体状态变量统计矩估计的改进点估计法

3.5结构整体状态变量分布函数拟合的近似解析法

3.6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的改进高阶矩法

3.7基于HOMM的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

3.8基于HOMM的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

3.9本章小结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建模与非线性抗震性能分析

4.1引言

4.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

4.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

4.4结构的非线性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4.5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构整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非线性静力抗震可靠度分析

5.1引言

5.2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方程

5.3结构不确定性因素的确定与建模

5.4基于 FORM—设计点 Pushover 方法的结构整体承载能力静

5.5基于 HOMM—随机 Pushover方法的结构整体承载能力静力

5.6基于整体承载能力抗震可靠度的结构静力地震易损性分析

5.7案例研究

5.8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构整体变形能力极限状态的非线性静力抗震可靠度分析

6.1引言

6.2结构的整体变形能力极限状态方程

6.3地震动不确定性因素的确定与建模

6.4基于 FORM—设计点能力谱法的结构整体变形能力抗震可

6.5基于 HOMM—随机能力谱法的结构整体变形能力抗震可靠

6.6基于整体变形能力抗震可靠度的结构静力地震易损性分析

6.7案例研究

6.8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构整体地震损伤极限状态的非线性动力抗震可靠度分析

7.1引言

7.2结构的整体地震损伤极限状态方程

7.3随机地震动激励的确定与模拟

7.4基于IPEM的结构动力反应概率密度演化分析

7.5结构整体地震损伤极限状态的动力抗震可靠度分析

7.6案例研究

7.7本章小结

第8章 结构整体连续倒塌极限状态的非线性抗震可靠度与鲁棒性分析

8.1引言

8.2结构鲁棒性的定义及基于整体可靠度的定量描述

8.3结构整体连续倒塌极限状态抗震可靠性与鲁棒性分析策略

8.4基于构件可靠度分析的完好结构最可能失效构件识别

8.5基于随机 PDA 和竖向 IDA 的结构整体竖向承载能力

8.6结构整体连续倒塌极限状态的抗震可靠度分析

8.7结构整体连续倒塌极限状态的抗震鲁棒性分析

8.8案例研究

8.9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Performa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BEE)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是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PEER)提出的新一代抗震设计理念、方法与技术,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界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们的热烈响应。由于地震的发生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地震地面运动具有随机过程和随机场特性;另外,工程结构的地震需求和抗震能力方面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将PBEE和PBSD建立在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概率设计方法之上非常必要,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概率抗震性能评估也成为PBEE和PBSD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结构体系的抗震可靠度是对结构概率地震风险评定的定量衡量,近年来出现了利用结构整体极限状态来近似计算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趋势,新一代PBEE也将基于结构整体可靠度的地震风险作为主要的研究目标。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分别从基本变量模型和状态变量模型入手,发展了两类高效的整体可靠度方法——广义一次可靠度方法(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FORM)和改进高阶矩法(higher order moment method, HOMM);然后以按我国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结构整体抗震可靠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结构整体抗震安全性评估为研究目的,分别针对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地震损伤和连续倒塌四种整体极限状态方程,采用所提出的广义FORM和改进HOMM方法,对结构整体的抗震可靠性和鲁棒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将基于正态分布的 Nataf变换拓展到基于 Copula函数的广义 Nataf变换,提出了基于广义 Nataf变换的扩展一次可靠度方法(Extended FORM, EFORM),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考虑随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模糊一次可靠度方法( Fuzzy FORM, FFORM);针对结构整体可靠度的基本变量模型,在 MATLAB平台和OpenSees软件上实现了基于广义 FORM(EFORM和 FFORM)的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广义 FORM法可以有效地考虑随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和随机变量参数的不确定性。
  2)基于广义 Nataf变换,提出了一种考虑随机变量边缘分布和相关性信息的改进点估计法;将改进点估计法与最大熵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改进的高阶矩法( HOMM);针对结构整体可靠度的状态变量模型,实现了基于改进HOMM的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 HOMM法不仅具有与FORM相同的精度,而且计算效率比FORM高。
  3)按照我国规范,在同一设防烈度下设计了三个不同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在 OpenSees中对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通过与钢筋混凝土构件(柱)和结构整体的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立OpenSees模型的合理性。对此三个结构进行了确定性的抗震性能分析,得到了其主要的抗震性态特征。
  4)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方程;将广义FORM和改进 HOMM方法分别与确定性 Pushover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FORM的设计点 Pushover方法和基于改进点估计法的随机 Pushover方法,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两种方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非线性静力抗震可靠度分析,得到了结构整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震可靠度指标及灵敏度指标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基于整体承载能力的静力地震易损性曲线。
  5)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能力极限状态方程;将广义FORM和改进HOMM方法分别与确定性能力谱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FORM的设计点能力谱法和基于改进点估计法的随机能力谱法,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两种方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变形能力极限状态的非线性静力抗震可靠度分析,得到了结构整体变形能力极限状态抗震可靠度指标及灵敏度指标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基于整体变形能力相应于不同破坏状态的静力地震易损性曲线。
  6)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地震损伤极限状态方程,提出了基于点估计法的结构动力反应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采用20条实际地震动和两种人工地震动,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的随机性,采用点估计法进行了结构整体动力反应分析及其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到了结构整体变形反应和整体损伤指标的概率密度演化曲线,采用改进 HOMM方法、首次超越准则以及累积损伤准则,对基于整体损伤指标的地震损伤极限状态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抗震可靠度分析,得到了结构整体地震损伤极限状态抗震可靠度指标的变化规律。
  7)从“偶然事件”、“局部损伤”、“不成比例破坏”和“失效后果”四个方面给出了结构鲁棒性的新定义;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连续倒塌极限状态方程;提出了基于构件抗震可靠度分析的结构最可能失效构件识别方法;将改进点估计法分别与确定性的静力 Pushdown分析(PDA)和竖向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随机Pushdown分析方法和随机竖向 IDA方法,采用此两种方法分别对完好结构和损伤结构的概率抗竖向连续倒塌能力及参数灵敏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全概率公式得到了考虑地震危险性的结构连续倒塌失效概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条件可靠度和整体可靠度的鲁棒性指标,研究了结构整体抗震鲁棒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定量地揭示了结构的抗震鲁棒性与结构局部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