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省对市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次绩效评价
【6h】

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省对市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次绩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2. 1研究目的

1. 2. 2研究意义

1.3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 3. 1国外研究现状

1. 3. 2国内研究现状

1. 3. 3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 4.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4. 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一般性转移支付及其绩效评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一般性转移支付理论

2. 1. 1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含义

2. 1. 2 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特征及目标

2.2 一般性转移支付效果的分析及比较

2. 2. 1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分析

2. 2. 2 配套转移支付效果分析

2. 2. 3 一般性转移支付与配套转移支付效果的比较

2.3 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方法

2. 3. 1 常用绩效评价方法及对比分析

2. 3. 2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适应性分析

2. 3. 3 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方法

2. 3. 4 因子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省对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

3 . 1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3. 1. 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 1. 2 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3.2 一般性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3. 2. 1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3. 2. 2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3. 2. 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3.3 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过程

3.4本章小结

第4章 省对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4.1黑龙江省转移支付现状

4.2 黑龙江省省对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分析

4. 2. 1 因子分析法处理输出指标

4. 2. 2黑龙江省各地市“效益状态”测算分析

4.3 黑龙江省各地市二次相对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4. 3. 1黑龙江省各地市二次相对效益的具体分析

4. 3. 2黑龙江省各地市二次相对效益分析结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加剧,这种现象与社会主义的公平理念相冲突,甚至会成为社会稳步发展的障碍。一般性转移支付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平衡地方财力,缩小各地区间的财力差异,但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没有明确资金支出的具体用途,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故而用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资金往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级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对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跟踪问效”,使得上级政府的政策目标符合既定预期,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理论、二次相对效益理论和因子分析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分析了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现状,指出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配套转移支付更为有效,又阐述了选择二次绩效模型的原因及其优势。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因子分析法和二次相对效益理论的绩效评价模型,并以黑龙江为实例,对其省对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量化研究了黑龙江省若干地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状况,指出黑龙江省各地市综合绩效水平不高,但有向好的趋势,应尽快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