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绪对环境跨期风险决策中主观概率的影响
【6h】

情绪对环境跨期风险决策中主观概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3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环境风险相关理论

2. 1环境风险的特征

2. 2心理学研究

2. 3行为经济学理论

2. 4环境跨期风险决策

2. 5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风险的健康损失实验研究

3. 1实验设计

3. 2实验对象

3. 3实验步骤

3. 4本章小结

第4章 情绪与时间延迟的影响分析

4. 1不同时间延迟的确定性等价损失

4. 2跨期对主观概率和效用函数的影响

4. 3确定性等价损失的性别和个体差异

4. 4不同情绪下的主观概率分析

4. 5政策建议

4. 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公众的环境风险决策决定其环境行为,因此要改变公众行为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恶化,需要深入理解公众的环境风险决策过程。典型的环境风险的形成是一个慢性渐进的变化过程,因此对环境风险的决策会受到时间延迟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环境风险决策中跨期因素的研究局限于贴现过程,无法全面反映时间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环境风险认知过程也受到决策者情绪状态的作用,当前研究尚未深入考察情绪状态与时间因素对环境风险决策的影响。
  本文以特定环境风险为研究对象,考察情绪与时间延迟对于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鉴于环境风险的复杂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反映环境风险基本特征的风险情境。这些情境具有不同的概率和结果,且被置于不同的时间条件下。实验采用视频片段来诱导被试的愤怒和恐惧情绪,用无情绪诱导的被试者作为对照组,让被试者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进行环境健康损失实验,根据被试者在实验中的问卷选择,通过两分法最终得到被试者的确定性等价损失,不同的确定性等价损失代表了不同的风险偏好。再根据累积前景理论,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将影响环境跨期风险决策的因素分解成效用和主观概率两个方面,研究不同时间条件下和不同情绪状态下的风险偏好变化的来源是风险发生的概率还是环境风险所引起的结果。其中,主观概率是被试者对环境风险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反应了个体在概率维度上不同的风险认知偏好,而效用函数的变化反映了时间延迟对于风险发生结果的判断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时间延迟使主观概率增加,表现为被试者对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的判断更为乐观而表现出风险追求;时间延迟对效用函数的影响不明显,因此不影响公众对风险发生结果的判断,时间延迟主要通过改变公众的主观概率判断从而影响公众的环境风险认知和决策。在时间延迟对主观概率影响研究中加入情绪因素发现,在恐惧和愤怒状态下的被试者的主观概率明显变小,说明公众在恐惧和愤怒状态下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对环境风险发生结果的判断更加谨慎。
  本研究深化了时间延迟和情绪状态对环境风险的认知,研究结果进一步确定公众环境风险决策的非理性和不稳定性。本研究对于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公众的环境风险认知过程,进一步认识情绪状态和时间延迟对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环境沟通和管理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