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层结构基于整体及构件损伤指标的地震失效评价方法
【6h】

高层结构基于整体及构件损伤指标的地震失效评价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高层建筑结构失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整体稳定的失效研究

2.1 引言

2.2 高层建筑结构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分析

2.3 基于整体稳定性的失效临界状态分析

2.4 失效判别方法的试验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材料损伤的竖向构件失效研究

3.1 引言

3.2 墙肢的失效研究

3.3 RC柱的失效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材料损伤的RC梁构件失效研究

4.1 引言

4.2 连梁的失效研究

4.3 框架梁的失效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构件损伤的结构整体大震失效描述

5.1 引言

5.2 各类型构件失效过程的损伤模型

5.3 构件整体失效演化过程分析

5.4 结构整体的失效演化过程

5.5 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失效描述的工程应用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高层结构大震失效的损伤演化量化描述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关键。为描述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失效机理,本文从结构大震下整体稳定失效过程及构件损伤发展累积两个角度出发,研究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失效演化过程及损伤状态的量化,实现了从结构整体稳定失效判别指标、基于材料损伤的构件损伤到结构整体损伤的失效演化过程量化评价,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
  (1)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稳定分析。通过连续化方法的体系变形分析,建立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初始等效抗侧刚度求解方法,明确了结构变形的分布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及其与结构刚重比的关系,并给出了结构体系整体稳定的限定条件。
  (2)基于整体稳定的失效判别方法研究。通过整体稳定平衡分析提出了瞬时等效刚重比的概念,揭示了瞬时等效刚重比与结构非线性响应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基于瞬时等效刚重比变化的结构整体失效判别方法,得到了失效判别指标与结构失效状态的量化关系,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失效判别方法的正确性。
  (3)基于材料损伤的剪力墙墙肢构件失效研究。通过不同设计参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低周往复试验结果分析及失效演化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了影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材料损伤演化特点的高宽比和轴压比等主要参数。基于构件的材料损伤发展特点给出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弯曲型失效和剪切型失效两种失效模式分类。通过材料损伤信息与构件性能阶段性变化的关系,以材料竖向损伤发展信息为主,对损伤信息进行提取分类得到能够合理表征剪力墙构件损伤演化特点的损伤指标;针对不同失效模式给出了量化墙肢失效演化过程中各损伤状态的损伤指标值的确定方法。
  (4)基于材料损伤的连梁构件失效研究。明确了影响钢筋混凝土连梁材料损伤发展演化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剪跨比、广义剪压比及剪箍比。基于连梁水平向材料损伤发展规律给出了弯曲型失效、剪切型失效和弯剪型失效三种失效模式的分类。通过材料损伤发展特点的研究,将能够合理反映连梁性能变化及损伤特点的损伤信息转化成构件损伤指标。针对不同失效模式给出了定量描述连梁失效演化过程中各损伤状态的损伤指标值确定方法。
  (5)基于材料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失效研究。通过不同设计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材料损伤发展演化特点的影响分析,明确了失效模式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材料损伤发展特点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梁柱失效模式的分类。通过材料损伤发展与构件性能阶段性变化的关系划分构件性能阶段,以沿轴向发展的损伤为主,分别选取了不同区域的材料平均受压损伤为损伤指标,表征梁柱不同的失效模式,针对不同失效模式明确了各阶段临界状态的损伤指标值,并给出了定量描述构件
  失效演化过程中各损伤状态的损伤指标值确定方法。
  (6)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构件损伤的整体失效研究。基于构件失效演化过程的损伤模型,以构件类型、构件损伤程度及位置的重要性为依据定义了构件损伤到结构损伤信息传递系数,实现了由材料损伤累积发展到结构整体损伤的结构大震失效演化全过程量化描述,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