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湿疹汤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研究
【6h】

湿疹汤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一般资料

2病例选择标准

3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4治疗结果

5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1.目的: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湿疮”、“浸淫疮”等。从发病机理上来看,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有研究认为Th1/Th2动态平衡和IgE的升高在湿疹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湿疹患者就其发病机制来讲是一异质性群体,虽然他们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对湿疹患者异质性群体的区分亦有待深入的研究。由于湿疹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尚无特异性治疗。目前主要为抗组织胺剂,其主要作用于Ⅰ型变态反应。而湿疹发病机理主要是Ⅳ型变态反应。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可抑制Ⅳ型变态反应,但会产生严重副作用,不宜作为湿疹的第一线药物,中草药及其制剂成为当今湿疹药物治疗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医认为湿疹多因禀赋不耐,或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复因腠理不密,洗浴淋雨,防护不周,外感风、湿、热邪;内外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于湿疮。概括病因病机不离“湿、热、风”邪。治疗上以清热解毒、除湿佐以凉血消风为原则。湿疹汤是导师皮先明主任医师在长期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并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通过本次试验,旨在观察湿疹汤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从而为此方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2.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2005年9月~2006年9月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及住院部收治病人,共40例。其中急性湿疹19例,亚急性湿疹16例,慢性湿疹5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20例,给予湿疹汤口服,疗程4周。对照组20例,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疗程4周。整个试验遵循随机、单盲原则。治疗后根据疾病疗效、自觉症状及皮损评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3.统计方法: 凡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纳入试验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项症状、体征。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4.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x<'2>检验,治疗组湿疹汤的疗效优于对照药地氯雷他定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治疗湿疹的有效方剂。 4.2 两组瘙痒程度治疗后积分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疹汤能明显改善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 4.3 两组皮损面积治疗后积分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疹汤能显著降低湿疹的皮损面积。 4.4 两组皮损表现治疗后总积分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湿疹汤能明显降低湿疹患者皮损表现总积分,降低湿疹的严重度。 湿疹汤治疗组在疾病疗效及证侯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西药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说明湿疹汤无毒副作用。 5.结论: 湿疹汤治疗湿热型湿疹在体征及疾病疗效上均明显优于西药。说明湿疹汤治疗湿热型湿疹辨证准确,用药精良,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