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6h】

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

声明

前 言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疗效判定

结 果

讨 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中医辩证属于肝火旺盛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系2004年4月~2006年10月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水平、甲状腺肿大、突眼程度,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他巴唑10mg,每日3次口服,待血清FT<,3>、FT<,4>恢复正常时逐渐减量,约2~4周减量一次,每次减量5mg,直至减到维持量每天5~10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肝汤(药物组成:夏枯草12g、栀子9g、黄芩9g、连翘15g、玄参15g、土贝母15g、香附9g、郁金9g、生地12g、白芍12g、黄芪12g、柴胡12g、甘草5g等),每日一剂,每次约150ml,分两次早晚服用。疗程:连续给药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两组病人均充分休息,避免精神刺激,充分营养,避免进食含碘食物、药物以及辛辣的食物,避免饮酒、抽烟、浓茶和咖啡。 3.疗效观察 3.1临床主要相关症状:烦躁易怒、心悸不宁、手指震颤、目胀多泪、多汗怕热、颈部肿大、多食、消瘦、大便频、神疲乏力等,每两周记录一次。 3.2临床相关体征:突眼度、甲状腺大小,每两周观察一次并记录。 3.3相关的理化检查: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灵敏度促甲状腺激素(sTSH)试验前检查一次,以后每4周检查一次并记录。 甲状腺相关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POAb),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 4.安全性观察 4.1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初诊1周检查一次,4周后2~4周检查一次。肝肾功能每4周检查一次。 4.2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服用本药后有无不适感,并结合血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查观察本药有无毒副作用。 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所有计量资料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结果: 1.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除目胀流泪和颈部肿大外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相比在改善烦躁易怒、心悸不宁、多汗怕热、多食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消瘦、颈部肿大、目胀流泪、神疲乏力、大便次数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都可以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4.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突眼征积分的比较,经t检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5.改善免疫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前TGAb、TPOAb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6.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中医辩证属肝火旺盛型甲亢的疗效确切,既能有效地控制甲亢的症状,又能明显改善甲状腺肿大和甲亢突眼征,并且对于甲亢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也有显著改善作用。在服药过程中,对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的用药途径,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