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卒中单元中病证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6h】

卒中单元中病证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病理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卒中单元是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脑卒中的最有效手段,也给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脑梗死的病机演变中,“瘀→毒→窍闭神匿”是其基本病机,据此采取活血通络、解毒开窍之法属于辨病论治。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在基本病机的基础上不同的病人仍会表现出不同的证侯,因此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尚须结合辨证论治,即采取病证结合的模式治疗中风。本文旨在观察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在卒中单元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作用。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按卒中单元模式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病证结合论治,即以具有活血通络、解毒开窍作用的基本方(川芎10g、赤芍12g、水蛭5g、地龙12g、栀子12g、虎杖12g、菖蒲10g、冰片0.1g)随证加减。随证用方:风证:天麻12g、石决明20g、钩藤30g;痰证:法半夏12g、远志12g;阴虚阳亢:玄参12g、龟甲20g;气虚:黄芪30g、党参12g;腑实证:大黄6g、瓜蒌20g、芒硝6g;火热证明显:黄连12g、夏枯草20g;瘀证明显:红花12g、丹参12g,辨证论治是在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六个证侯要素的基础上应证组合。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Barthel AD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疗效。在试验前先检查症状体征、询问病史及用药史,作头颅CT或MRI扫描及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凝血全套等安全性指标检查,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及中医症状积分评分一次。治疗2周后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及中医症状积分评分一次,复查安全性指标,作不良反应的评估,并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软件包,对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临床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平均病程上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BI评分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按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推荐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总疗效的比较,经Ridit分析,u=2.6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中没有出现一例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在治疗中未出现不良药物反应。 结论:瘀血阻络、蕴而化毒,致元神受损,清窍闭阻是急性脑梗死的基本病机,以具有活血通络、解毒开窍作用的中药组成基本方并通过降维升阶进行随证加味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疗模式,能够在卒中单元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