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珠海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构建研究
【6h】

珠海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相关理论研究

2.1 地学信息图谱基本理论

2.2 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与方法

2.3 景观格局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2.4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珠海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构建方法

3.1 斗门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2 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单元的提取

3.3 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内容框架构建

3.4 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的构建方法及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海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构建

4.1 斗门区生态环境单要素信息图谱构建

4.2 斗门区生态环境时空演化信息图谱构建

4.3 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空间叠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持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健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把握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时空演化规律。究竟怎样表征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空间格局及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规律,进而做出适合的规划方案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本文以珠海斗门区的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特点,从生态环境的要素组成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各个层面出发,构建了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内容框架,包括单要素信息图谱和时空演化信息图谱两部分内容。用来全面地揭示斗门区生态环境的现状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斗门区生态环境单要素信息图谱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斗门区时空演化信息图谱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生态环境变化的数量、空间分布、速度、程度、重心迁移、格局及质量七个层面。在内容框架的指引下,筛选单要素信息图谱的指标,并确定其影响参数;筛选相应的数理模型表达生态环境变化各个层面的规律,在GIS和遥感等技术支持下,探讨其实现方法。总结了构建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的相关技术方法,并梳理了建立图谱的完整流程。
  依据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内容框架建立了一套斗门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包括生态环境单要素信息图谱、生态环境时空演化信息图谱两部分成果。并通过统计分析,结合斗门区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文本资料,对图谱成果进行描述与分析。将生成的斗门区生态环境类型单元演变空间特征图谱与单要素信息图谱进行空间叠加,运用生态环境变化重要性指数和生态环境变化面积比重两个量化指标,分别分析了基于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要素形成的背景条件,斗门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类型和变化的剧烈程度。将生态环境演化空间特征图谱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信息图谱进行叠加,即考虑生态变化过程中质量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类型的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进而挖掘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时空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