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圳绿道使用与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6h】

深圳绿道使用与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研究思路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3 数据来源及现状概况

2.4 研究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道使用及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特征

3.1绿道使用特征

3.2绿道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特征

3.3绿道使用与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的交叉分析

第4章 绿道使用与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的相关性

4.1吸引使用者的绿道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特征

4.2支持高强度活动绿道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特征

4.3支撑多样活动绿道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特征

4. 4讨论

4. 5 绿道建设选线策略

4. 6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绿道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具有连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供市民休憩健身的线型活动空间。绿道开展研究30年,前20年关注绿道的规划设计,渐渐人们开始关注绿道的使用情况,现有研究证明建成环境影响人的行为,进而影响绿道的使用。人在垂直绿道方向进入绿道,因此垂直绿道方向的建成环境的空间梯度变化有可能影响绿道使用,然而绿道周边建成环境并非均质,探究建成环境的具体变化对绿道使用的研究较少。本文从绿道使用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深圳市绿道的实证,探讨绿道其使用效能与建成环境梯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建成环境如何变化能吸引更多人来使用、吸引更多样的活动种类,从而揭示绿道周边的空间利用模式与绿道建设策略。
  本研究以 GIS为研究工具,应用户外慢行体力活动数据与深圳市绿道数据呈现深圳市绿道网络中活动分布、使用强度与多样性的分布情况;对绿道周边建成环境以50米为梯度值进行分割,统计300米范围内绿道的空间梯度变化特征;通过交叉分析建立绿道使用情况与周边建成环境空间梯度变化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相关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建成环境指标在空间梯度的变化特征在不同使用情况绿道周边变化不同,可以得出四种指标类型:偏好型建成环境指标、依赖型建成环境指标、厌恶型建成环境指标、无偏好型建成环境指标,其中偏好型建成环境指标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绿地、政府社团用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依赖型建成环境指标包括:街道密度、公交站点密度、道路交通用地,厌恶型建成环境指标有工业用地,无偏好建成环境指标有:非城市建设用地、NDVI(植被覆盖指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绿道周边具有渐变特征的建成环境更够吸引户外慢行体力活动,在绿道的规划中应考虑依赖型建成环境指标,在远离绿道的方向该类用地渐变减少,保证绿道周边50米空间梯度中有较丰富的道路网络,提高绿道的可达性,在绿道周边150米空间梯度中提高偏好型建成环境指标,可以较好的服务使用者,在300米空间梯度中降低厌恶型建成环境指标,可以保障绿道的使用环境与安全感,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上绿道使用周边建成环境的变化特征以及绿道建设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