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适用于无线ATM的几种差错控制算法的研究
【6h】

适用于无线ATM的几种差错控制算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无线ATM的基本概念

1.2无线ATM的系统组成

1.3无线ATM所要达到的目标

1.4无线ATM需要解决的问题

1.5无线ATM技术研究现状

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第二章ATM网络及无线ATM网络的关键技术

2.1标准ATM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2.1.1异步转移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2.1.2 ATM的信元结构

2.1.3 ATM协议参考模型

2.1.4 ATM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

2.2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

2.3无线ATM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拓扑

本章小结

第三章差错控制技术及常用编码

3.1差错控制方式

3.1.1前向纠错(FEC)

3.1.2自动请求重传(ARQ)

3.1.3混合纠错(HEC)

3.2常用编码

3.2.1循环码

3.2.2卷积码

本章小结

第四章无线ATM的前向纠错技术及其性能分析

4.1概述

4.2标准ATM信元头差错控制及其性能分析

4.3无线ATM的信元格式

4.3.1无线ATM信元头格式

4.3.2无线ATM信元信息字段(payload)格式

4.4无线ATM网络的前向差错控制方案

4.5前向差错控制方案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上的性能分析

4.5.1无线ATM信元头的差错控制的性能分析

4.5.2无线ATM整个信元的性能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无线ATM的混合纠错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5.1概述

5.2突发差错信道中编码数据的交织

5.3无线ATM系统的协议栈及信息传输过程

5.4无线ATM的混合纠错方案

5.5高斯白噪声信道上的性能分析

5.5.1混合Ⅰ型纠错方案

5.4.2混合Ⅱ型纠错方案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无线ATM通信网络和其主要关键技术即差错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无线ATM网络所传输的多媒体业务类型的不同,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差错控制方案:对传输时延有严格要求的多媒体业务,我们采用前向纠错技术FEC;对传输时延没有严格要求的业务,我们使用混合纠错控制方案(前向纠错FEC+自动请求重传ARQ+交织)。  本文简述无线ATM技术及其发展;对ATM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无线ATM网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及其原理;主要介绍了前向纠错控制(FEC)方法;提出并分析了混合纠错控制方案(前向纠错FEC+自动请求重传ARQ+交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