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教室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h】

高校教室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第2章系统整体设计

2.1系统分析

2.1.1系统需求分析

2.1.2系统设计目标

2.2系统硬件解决方案

2.2.1系统采集设备

2.2.2系统客户机/服务器

2.3系统软件解决方案

2.4系统整体概述

2.5系统功能设计

2.6本章小结

第3章视频处理技术

3.1视频信号采集

3.2视频信号压缩

3.2.1视频信号压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3.2.2视频信号压缩算法

3.3 VFW(Video For Windows)

3.4视频处理程序实现

3.4.1视频采集程序

3.4.2压缩、解压缩程序

3.5本章小结

第4章多线程和网络传输技术

4.1多线程技术

4.1.1多线程技术介绍

4.1.2 Win32下的多线程技术

4.2网络传输技术

4.2.1 TCP/IP协议

4.2.2 Windows Sockets编程

4.3多线程和网络传输实现

4.3.1多线程程序

4.3.2网络传输程序

4.4本章小结

第5章教室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功能

5.1用户管理

5.1.1用户管理功能

5.1.2用户管理实现

5.2客户端集成

5.3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网络化、智能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教室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将使高校教室管理正规化、科学化。本文针对高校教室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MPEG-4的教室视频监控系统。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是C/S架构的,使用Microsoft的VC++6开发。
   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这些俗语有着科学的基础,视觉信息是人们由客观世界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占人们依靠五官由外界获得信息量的80%以上。因此,视频监控一直是安防领域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以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代:基于模拟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模数混合视频监控系统(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室视频监控的特点,针对高校教室管理需求,设计了教室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在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高校教室的特点,利用C/S架构下Client端的计算能力,降低了对视频服务器的要求;摒弃了视频压缩卡,用MPEG-4实现了视频信号的压缩;依托校园网,实现数字化的视频信号传送,使系统更易于部署;与现有的教务管理软件集成,提供了用户管理功能。本文详细讨论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多线程技术。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功能齐全、易于部署,模块化的机构设计易于集成和维护,如果对系统成本敏感的话,前端还可以选择USB摄像头,无需使用采集卡,进一步降低了系统成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