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ERM框架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6h】

基于ERM框架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既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1.3 论文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基于ERM框架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2.1 ERM框架概述

2.1.1 ERM框架的概念

2.1.2 ERM框架对COSO报告的改进

2.1.3 ERM框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2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2.2.1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2.2.2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界定

2.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我国企业借鉴ERM框架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ERM框架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1 内部控制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3.1.1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3.1.2 可操作性原则

3.1.3 前瞻性原则

3.1.4 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

3.1.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3.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计和体系的构建

3.2.1 风险框架的管理要素指标的设计

3.2.2 风险框架的企业目标指标的设计

3.2.3 风险框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ERM框架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值

4.3.基于ERM框架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特点

4.3.1 基于ERM框架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

4.3.2 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神华内部控制评价实证分析

5.1 中国神华及其内部控制现状简介

5.1.1 中国神华简介

5.1.2 中国神华内部控制的现状

5.2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5.2.1 中国神华内部控制因素集的确定

5.2.2 中国神华内部控制的评估过程

5.3 中国神华内部控制评价结果

5.3.1 中国神华内部控制各指标的评价值

5.3.2 行业危机指数的确定

5.3.3 中国神华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分析

5.4 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为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需要一个实时监督、控制企业运营的内部控制系统。美国的COSO委员会是在国际内部控制领域最权威的研究机构。该委员会于2004年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ERM框架是对该委员会1992年提交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再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起步的晚。并且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框架,这使得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状况不容乐观。在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评价逐渐成为阻碍企业成长的瓶颈问题,因此借鉴国际上最具权威的ERM框架来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就针对ERM框架的两个重要维度建立了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建立了新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该模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模型能较为客观、全面、准确地帮助企业预警风险和应对危机。通过该模型可以使企业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对关键的控制点加强控制,有的放矢。本文还提出了行业危机系数λ,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结合在一起,使得评价模型所得出的评价值可以将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比较。本文最后选用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神华,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证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该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了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