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6h】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特色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2.3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区域概况

3.2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3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指标的标准化

4.3研究方法的确定

4.4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4.5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高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5.1调整耕地利用结构

5.2 协调土地利用与完善生态环境建设

5.3 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5.4 坚持实施严格的政策法规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着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土地资源的粗放、竭泽而渔利用,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
  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行政范围为研究区,对该区的2005—2010年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主要从土地资源安全角度出发,结合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现状,从生产力、生产稳定性、经济可行性、资源保护性、社会可接受性五个方面来选取相关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试图对黑龙江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等方面提供实践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黑龙江省2005—2010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生产力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09年有所下降,在2010年达到较高水平;生产稳定性在2005年和2010年维持在中等水平上,2006到2009年期间的评价结果相对2005年、2010年两年有所降低;经济可行性从2005年到2009年逐步上升,2010年有所下降;资源保护性一直在中等水平,即资源保护较为合理,评价期间该指标从较低水平迈入中等偏高的水平;社会可接受性,从2005年中等水平逐年下降到低等水平,与综合评价结果的变化趋势相反,即对综合评价结果影响作用不大。总之,从2005年到2010年间,黑龙江省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是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未来提升的潜力较大。据此提出针对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些建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土地利用与完善生态环境建设;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实施严格的政策法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