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秋海棠属花发育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6h】

秋海棠属花发育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1.1目的与意义

1.2秋海棠属研究概况

1.2.1秋海棠属的分布

1.2.2国外研究概况

1.2.3国内研究概况

1.3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动态

1.3.1国外生殖生物学研究动态

1.3.2我国生殖生物学研究动态

1.4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1.4.1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4.2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4.3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4秋海棠属的组织培养研究

1.5扦插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2实验方法

2.2.1秋海棠属花发育的研究

2.2.2丽格秋海棠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2.2.3扦插繁殖

3结果与分析

3.1丽格秋海棠花发育观察

3.1.1秋海棠的形态特征

3.1.2花芽分化

3.1.3中央小花与侧生小花发育的相对关系

3.1.4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

3.1.5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

3.1.6丽格秋海棠雌雄蕊瓣化

3.2丽格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3.2.1材料的消毒处理

3.2.2最适消毒时间的选择

3.2.3外植体的选择

3.2.4不同蔗糖浓度水平对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3.2.5诱导愈伤阶段最佳生长调节物质(PGR)浓度配比的筛选

3.2.6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对芽丛诱导的影响

3.2.7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3.2.8不同激素和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

3.2.9不同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3.2.10不同光照对丛生芽的影响

3.2.11 pH值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3.2.12再生植株的生根诱导

3.2.13移栽

3.3扦插繁殖

4讨论

4.1秋海棠属生殖生物学

4.1.1秋海棠属花粉类型

4.1.2秋海棠属结实率低的原因

4.2丽格秋海棠组织培养

4.2.1丽格秋海棠的取材

4.2.2蔗糖的作用

4.2.3组培苗的移栽

4.2.4光照对丛生芽的影响

5结论

5.1生殖生物学

5.2再生体系的建立

5.3扦插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一)

图版说明(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不同花色秋海棠的花发育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且建立了丽格秋海棠再生体系。首次进行秋海棠花芽分化和胚胎学有关内容的研究,探讨了最佳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以及丽格秋海棠不结籽的原因。 1.花两性,花较大,颜色多种,黄、白、粉及红色的。子房下位,4室,柱头成螺旋状,上面密布着腺毛,腺毛前端膨大,腺毛外分泌着黏液,用来粘附花粉粒。花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成熟花药有四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属基本型。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排列成四面体型,胞质分裂为连续型。成熟花粉椭圆形,具有三个突起的萌发孔。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少数为3-细胞型。 2.雌蕊由三心皮组成,中轴胎座。每个子房室内产生大量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具有不甚发达的珠被绒毡层。胚囊的发育方式为蓼型,但大多数胚囊发育不完全或完全退化。丽格秋海棠不结籽的原因是它的雄蕊瓣化,雌蕊退化。 3.丽格秋海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和带腋芽的茎段,蔗糖3%,琼脂8g/L,PH5.8,茎段芽丛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2,4-1D0.1mg/L。叶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成活率达90%以上。移栽在泥炭土的盆中,温度控制在15~24℃的范围,成活率可达70%以上,初步建立了再生体系。 4.扦插温度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80%~90%。各种形状的叶片都可进行扦插,而且都能成活。最适的侧枝扦插生根需加NAA0.2mg/g到清水中,经过两个月后可移栽上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