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氨氮对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幼鱼部分组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6h】

氨氮对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幼鱼部分组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氮素循环

1.2氨氮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

1.3水体中氨的来源与消耗

1.4水产养殖中氨氮的作用与危害

1.5氨氮毒性作用研究综述

1.5.1氨氮对鱼类的危害

1.5.2氨氮对虾类的危害

1.5.3氨氮对蟹、鳖的危害

1.5.4氨氮对饵料生物的危害

1.6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

1.6.1 pH值、水温及溶解氧对氨氮的影响

1.6.2生物负载对氨氮的影响

1.6.3浮游生物对氨氮的影响

1.6.4外界因素对氨氮的影响

1.7研究目的与意义

1.8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方法

2.2.1急性毒性试验

2.2.2亚急性毒性试验

2.3主要仪器和试剂

2.3.1试验器材

2.3.2试验药品

2.4数据处理

3结果

3.1急性毒性试验

3.2亚急性毒性试验

3.2.1临床症状

3.2.2组织病理变化

3.2.3血液病理变化

4讨论

4.1急性毒性试验

4.2亚急性毒性试验

4.2.1组织病理变化

4.2.2血液病理变化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探讨了氨氮对鲤幼鱼部分组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主要内容及结果日下: 1. 除对照组和0.069 mg/L处理组外,其它各处理组鲤幼鱼的鳃、心肌、肾脏、脾脏、肝脏和肠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出鳃小片呼吸上皮肿胀、鳃丝肿胀早棍棒状:心肌出血、断裂和坏死;肝胰脏充血、水肿和坏死;脾脏充血,脾髓内充满红细胞,且沉积了大量的含铁血黄素;中肾肾小球肿大,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间质内充血;肠绒毛上皮下充血,固有层细胞坏死,肠绒毛融合等症状。并随着试验的进行,症状趋向明显。 2.在高浓度氨氮暴露下,鲤幼鱼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随着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血糖浓度在暴露初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至第42 d,各个浓度组都出现了下降,高浓度组出现显著下降(P<0.05)。表明试验对象造血机能受损,机体携氧能力下降,造成机体组织缺氧。这可能是氨氮中毒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3.经过42 d的氨氮处理,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谷丙转氨酶更易受氨氮处理的影响而呈现显著性升高(P<0.05),进一步表明机体内脏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4.氨氮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有抑制作用,只有在第14 d酶活性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随着暴露时间延长,酶的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到第14 d时,高浓度组呈现显著下降(P<0.05)。氨氮处理也会影响丙二醛含量。随暴露时间延长和氨氮浓度的增大,鲤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