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寒地水稻节水增产技术模式研究
【6h】

寒地水稻节水增产技术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1.2.2 水稻栽培模式研究

1.2.3 水稻施肥技术研究

1.2.4 水稻品种研究

1.2.5 水稻节水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研究

1.2.6 水稻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2.7 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3.3 预期成果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方案

2.3 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2.4 农业措施

2.5 水稻生育期划分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发育分析

3.1.1 茎蘖动态

3.1.2 株高生长动态

3.1.3 叶面积动态

3.1.4 干物质积累动态

3.1.5 根系特征动态

3.2 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3.2.1 有效穗数方差分析

3.2.2 产量方差分析

3.2.3 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稻米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均居第一位。同时,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水资源支撑,生产每亩的灌溉用水量高于800m3,生产1kg稻谷需灌溉1~2t水。其耗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左右,占我国农业总用水量的65%以上,堪称全社会第一用水大户。而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大国,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0亿m3,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属于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据估算,我国水田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约为0.8kg/m3,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0%。因此加强水稻节水高产技术的研究对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北方稻谷种植面积、总产量最大的省份。全省水稻灌溉年用水量达160亿m3,占农业年用水量的93%,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在0.4左右。因此,研究水稻的增产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水稻灌溉用水量,对缓解我省水资源短缺和水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是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和平灌区水稻灌溉试验站进行的田间试验,试验采用正交设计,通过研究不同的灌溉技术(控制灌溉技术和常规灌溉技术)模式、栽培模式以及水稻品种对水田节水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寻求控制灌溉技术模式下寒地水稻节水增产的最佳技术组合,以期为黑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为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不同控制灌溉模式下水稻生长发育状况的动态分析,得出在控制灌溉模式下对水稻各个生育期适宜的水分控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从而改善了水稻的生长环境,使养分和水分能够合理地分配到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促使水稻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生理生态特征和群体结构。
   2、采用控制灌溉模式和适宜的栽培密度及适宜的优良品种的集成模式,能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