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诊断2,4-D丁酯对大豆药害症状的指标分析
【6h】

诊断2,4-D丁酯对大豆药害症状的指标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大豆田化学除草的现状

1.1.1 大豆田杂草危害情况

1.1.2 我国大豆田除草剂应用现状

1.1.3 大豆田除草剂的药害

1.2 除草剂的药害概况

1.2.1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1.2.2 除草剂药害的类型

1.2.3 除草剂药害解决措施

1.3 2,4-D丁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介绍

1.3.1 2,4-D丁酯的特点

1.3.2 2,4-D丁酯的应用情况

1.4 2,4-D丁酯产生药害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1.4.1 2,4-D丁酯产生药害主要原因

1.4.2 2,4-D丁酯药害症状

1.4.3 2,4-D丁酯产生药害预防措施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的大豆品种

2.1.2 供试除草剂

2.1.3 供试化学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计算公式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大豆药害症状的调查

2.3.2 对大豆生长发育的测定

2.3.3 对大豆生理特性的测定

2.3.4 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的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2,4-D丁酯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2,4-D丁酯对大豆出苗率的影响

3.1.2 2,4-D丁酯对大豆药害症状的调查

3.1.3 2,4-D丁酯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1.4 2,4-D丁酯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3.1.5 2,4-D丁酯对大豆鲜重的影响

3.1.6 2,4-D丁酯对大豆叶长和叶宽的影响

3.2 2,4-D丁酯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2 对大豆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3 对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2.4 2,4-D丁酯对大豆根系活力的影响

3.3 2,4-D丁酯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1 2,4-D丁酯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2,4-D丁酯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4 2,4-D丁酯对大豆药害症状的指标分析

3.4.1 施药后10天对大豆药害症状的指标分析

3.4.2 施药后30天对大豆药害症状的指标分析

3.4.3 施药后50天对大豆药害症状的指标分析

4 讨论

4.1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问题

4.2 2,4-D丁酯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问题

4.3 2,4-D丁酯对大豆药害的症状指标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在国民生产中起着其它作物无法取代的作用。随着除草剂在大豆田的广泛使用,每年发生在大豆上的药害也屡见不鲜,特别是黑龙江春季低温,部分地块土壤湿度较大,大豆田施用2,4-D丁酯做土壤处理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造成了大豆的大幅度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解决上述除草剂药害问题,本论文以黑龙江不同积温带的3个大豆主栽品种东农52、合丰55、黑河48为材料,运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不同剂量的2,4-D丁酯进行土壤处理,通过研究2,4-D丁酯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说明了供试3个大豆品种对2,4-D丁酯的敏感性有差异。利用相关性分析,大豆形态及生理指标对其产量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产量分析,对各回归变量的作用大小做出评价,从中找出不同时期影响产量的主导性状因子,作为评判大豆最终产量的指标。
   试验得出结果如下:
   1.2,4-D丁酯设施药量分别为540、1080、1620、2160 ga.i/hm2,对不同品种大豆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有差异。其中2,4-D丁酯对3个品种大豆茎粗、叶绿素、脯氨酸、SOD活性、根系活力5项指标的影响在施药后60天基本恢复正常水平。2,4-D丁酯对3个品种大豆真叶的叶长、叶宽均有抑制作用,直到大豆长出第四片复叶仍未恢复正常的处理,最终大豆一定减产。
   2.在大豆产量构成因素中,2,4-D丁酯对供试3个大豆品种的百粒重均无影响;2,4-D丁酯造成大豆减产的处理,大豆单株粒数必然减少,而单株荚数、有效荚数不一定减少。造成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豆单株粒数减少,施用2,4-D丁酯是否造成大豆减产可通过调查大豆单株粒数进行评判。
   3.2,4-D丁酯施药量达1080 ga.i./hm2时引起黑河48减产,达1620 ga.i./hm2时引起东农52减产,达2160 ga.i./hm2时才引起合丰55减产。供试2,4-D丁酯对3个大豆品种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顺序依次为黑河48>东农52>合丰55。
   4.采用Excell和DPS软件对大豆单株产量与施药后10、30、50天药害症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单株产量与生育性状的相关回归方程。在施药后10天,测量株高可以作为大豆药害诊断症状指标;施药后30左右,测量根系活力可以作为大豆药害诊断症状指标;在施药后50左右,测量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大豆药害诊断症状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