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休牧对小叶章草甸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h】

休牧对小叶章草甸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放牧与草地

1.2.2 休牧与植物

1.2.3 空间分布异质性

1.2.4 植物与土壤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总体放牧实验设计

2.2.2 休牧实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群落特征

2.3.2 重要值

2.3.3 α多样性

2.3.4 土壤物理性状

2.3.5 土壤化学性状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休牧对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群落组成

3.1.2 高度

3.1.3 密度

3.1.4 盖度

3.1.5 重要值

3.1.6 α多样性

3.1.7 地上生物量

3.2 休牧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2.1 休牧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2 休牧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休牧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4.2 休牧对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4.3 休牧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4 休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也是重要的放牧草场,对于涵养水源、畜牧业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不合理放牧等人为利用方式使草场发生严重退化,集中表现为草地产量下降、牧草质量降低、物种多样性降低等后果。如何实现在小叶章草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关键问题。本研究以肉牛为实验动物,设置不同放牧强度来探讨季节性休牧过程中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动态变化,用以评价不同放牧制度对草地健康状况的影响。从而为三江平原草地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持草、土、畜三者的平衡,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季节性休牧后植物群落特征的调查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12012年放牧结束后,各休牧季节的群落物种数都高于禁牧地区,低于相应的放牧对照地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春季休牧地区持续增加而秋季休牧地区维持不变。各季节休牧均会使多年生禾草所占功能群比例下降。
   2主要建群种小叶章种群密度在中度放牧强度下的春季休牧地区达到最高,而在重度放牧强度下的春季休牧达到盖度最大。各季节休牧相对于放牧对照植物种群高度都会增加。休牧会降低小叶章的重要值,使植物群落区域均一化。
   3休牧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群落的均匀度,降低丰富度。在轻度放牧强度的春季休牧地区多样性最高。在重度放牧强度下的夏季休牧群落优势度指数最高。
   4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在重度放牧春季休牧达到最高2948.1 kg/hm2,而在重度放牧的夏季休牧草地地上生物量最低。
   5休牧对20cm以下的土层影响不显著,对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孔隙度有规律性影响。在重度放牧的春季休牧地区土壤容重最大、有机质含量最高、碱解氮含量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