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磷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6h】

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磷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磷素施用现状

1.2.2 大豆磷素吸收积累特征

1.2.3 磷素营养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大豆生育期间缺磷胁迫试验

2.1.2 大豆生育期间磷素营养水平变化试验

2.1.3 土壤速效磷水平及施磷肥营养效果试验

2.2 测定方法

2.3 相关计算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磷素含量的影响

3.1.1 大豆生育期间缺磷胁迫对大豆植株磷素含量的影响

3.1.2 大豆生育期间磷素营养水平变化对大豆植株磷素含量的影响

3.1.3 土壤速效磷水平及施磷肥营养效果对大豆植株磷素含量的影响

3.2 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大豆生育期间缺磷胁迫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大豆生育期间磷素营养水平变化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土壤速效磷水平及施磷肥营养效果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 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植株磷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3.1 大豆生育期间缺磷胁迫对大豆植株磷素积累的影响

3.3.2 大豆生育期间磷素营养水平变化对大豆植株磷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3.3 土壤速效磷水平及施磷肥营养效果对大豆植株磷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4 不同磷素营养水平对大豆产量和品种的影响

3.4.1 大豆生育期间磷素营养水平变化对大豆产量和品种的影响

3.4.2 土壤速效磷水平及施磷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磷素营养对大豆磷素含量的影响

4.2 磷素营养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磷素营养对大豆磷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4.4 磷素营养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磷素以不同形式参与大豆植株的多个生物化学过程,同时磷素也可以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磷素对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试验于2012-2013年进行,采用江砂盆栽和土壤盆栽的试验方法。在砂培试验中,设置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缺磷胁迫试验和生育期间高、低磷营养液变换的试验;在土壤盆栽试验中,选取速效磷含量为30mg/kg和10mg/kg左右的两种土壤,分别设置施磷肥与不施磷肥处理,选用5个品种的大豆,分别为北豆5、绥农28、黑河43、黑农48和合丰55。较系统地研究了大豆对磷素的吸收积累、转移和分配的特性以及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 大豆生育期间叶片和叶柄的磷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R1期达到峰值;根部和茎部呈双峰曲线变化,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R1期和R6期;自结荚开始,荚果中的磷素含量持续升高, R8期达到最高值。 大豆植株的营养器官磷素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在V3-R2期积累缓慢,R2-R5期积累迅速,R6期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荚果的磷素积累在R4-R6期增加缓慢,到R6期开始快速增加,R8期达到最大。 R4期之前大豆植株的磷素积累中心为叶片,叶片的磷素积累量占全株总量的比例在44.5%-56.2%之间;R5期以后,荚果成为新的磷素积累中心,R8期荚果的磷素积累量占全株总量的81.4%-85.0%。 大豆由V3到R1期的发育过程,缺磷处理由幼嫩向成熟生长的叶部磷素向外转移,供应新生长的茎叶和根对磷素的需要;大豆由R1到R3期发育的过程,缺磷处理的成熟和由幼嫩到成熟生长的叶部磷素向外转移,供应新生器官对磷素的需要;大豆由R3到R6期的发育过程,缺磷处理大豆营养器官的磷素都向外转移,以保证荚果生长发育对磷素需要。 大豆生育期间磷素营养水平变化对大豆植株磷素积累和分配有明显影响。全生育期低磷处理(P1)的大豆植株中磷素积累总量(391.3mg/盆),明显低于高磷处理(P31)的磷素积累量(988.2mg/盆);籽粒磷素积累量占全株磷素总量的比例,低磷处理(P1)为79.1%,明显高于高磷处理(P31)的49.3%。先低磷(P1)后高磷(P31)的处理中,低磷处理的时间越长,籽粒中磷素积累量占全株总量的比例越高,而先高磷(P31)后低磷(P1)的处理中,高磷处理的时间越长,籽粒中磷素积累量占全株总量的比例越低。表明磷素营养水平高时,大豆向籽粒中转移的磷素比例较低,而磷素营养水平低时,大豆向籽粒中转移的磷素比例较高。 大豆生育期间磷素营养水平变化对大豆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全生育期低磷处理(P1)的大豆产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全生育期高磷处理(P31)的82.9%、76.2%和72.1%;先低磷(P1)后高磷(P31)的处理中,低磷处理的时间越长大豆的产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越低;先高磷(P31)后低磷(P1)的处理中,随着高磷处理时间的延长,大豆的产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在不断增加。说明大豆前期磷素营养充足对后期产量形成有后效,前期磷素营养不足,后期施充足的磷素对产量形成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施磷肥对大豆磷素积累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因土壤速效磷水平和品种而异。黑农48、合丰55、绥农28、黑河43和北豆5在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0mg/kg时,施磷肥处理的磷素积累量比不施磷肥处理的磷素积累量分别增加85%、63.6%、49.7%、10.1%、3.8%;土壤速效磷含量为30mg/kg时,分别增加10.4%、64.2%、48.1%、82.3%、22.7%。施磷肥可以促进大豆产量的形成,其中黑河43、黑农48和合丰55施磷肥的产量显著高于不施磷肥处理。施用磷肥可以明显提高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而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明显。

著录项

  • 作者

    郭晓双;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龚振平;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土壤学;
  • 关键词

    磷素积累; 营养水平; 大豆;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